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70篇
  免费   1658篇
  国内免费   766篇
耳鼻咽喉   108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1407篇
口腔科学   1252篇
临床医学   5698篇
内科学   168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40篇
特种医学   13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3101篇
综合类   8313篇
预防医学   1620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3004篇
  119篇
中国医学   842篇
肿瘤学   2022篇
  2024年   294篇
  2023年   1001篇
  2022年   985篇
  2021年   1145篇
  2020年   1132篇
  2019年   1143篇
  2018年   584篇
  2017年   930篇
  2016年   1105篇
  2015年   1139篇
  2014年   1855篇
  2013年   1887篇
  2012年   2097篇
  2011年   2168篇
  2010年   1931篇
  2009年   1770篇
  2008年   1661篇
  2007年   1414篇
  2006年   1330篇
  2005年   1233篇
  2004年   1013篇
  2003年   804篇
  2002年   608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在前纵隔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前纵隔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经侧胸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观察组经剑突下入路行胸腔镜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及首次下地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h及72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经侧胸入路胸腔镜切除术,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胸腔镜辅助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FMR)的效果。方法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2018-01—2019-01间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FMR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遵循有效镇痛和呼吸管理的原则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随访3个月期间内的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及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FMR,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50-5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应用价值,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120例结核性脓胸患者。依据纳入、排除的相关标准,在知情同意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单孔胸腔镜手术组,60例)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胸3例,中转开胸率为5%(3/60)。单孔胸腔镜组与传统开胸组相比较,手术时间分别为(88.00±15.77)min、(87.52±15.66)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6.33±15.16)mL、(443.75±43.69)m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423.93±41.49)m L、(663.92±16.28)mL,胸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2.92±0.10)d、(4.35±1.44)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50±2.51)d、(13.65±2.52)d,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的总的发生率为6.67%(4/60),传统开胸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8/60)。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但在临床实际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I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收集时间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均采用VATS手术治疗,A组(54例)患者采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B组(60例)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肺功能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B组患者(P<0.05);术前,A组和B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A组患者的FEV1%、FVC%、MVV%测定值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P<0.05);手术后,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7.41%)低于B组患者(13.33%),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总结后颅窝正常和异常的胎儿小脑及小脑蚓部的矢状面的声像学特征,了解小脑细微结构的改变与胎儿畸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于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诊治73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观察本组患者摆位误差。结果本组患者摆位左右方向误差为(0.172±0.155)cm、头脚方向误差为(0.200±0.182)cm、腹背方向误差为(0.193±0.170)cm,均较小。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定位技术在全脑全脊髓放射治疗中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摆位误差小,可保证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可弯曲胸腔镜和硬质胸腔镜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筛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住院患者,患者年龄18~75岁。经知情同意后,患者随机进入可弯曲胸腔镜组或硬质胸腔镜组进行检查。结果可弯曲胸腔镜组入组49例患者,硬质胸腔镜组入组48例患者。两组共有44例患者通过胸腔镜检查确诊为恶性疾病,48例确诊为良性疾病。两组诊断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总体准确性分别为93.9%和95.8%,可弯曲胸腔镜组诊断肿瘤的敏感性为96.0%,硬质胸腔镜组诊断肿瘤的敏感性为95.2%,两组诊断肿瘤的特异性均为10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胸腔镜技术并发症多数轻微,患者均耐受良好。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可弯曲胸腔镜诊断的准确性与硬质胸腔镜相当。尽管可弯曲胸腔镜取材组织小,但是通过多点多次取材,所获得的组织标本能满足病理科医生进行包括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内的疾病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治疗Ⅰ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I期肺癌患者84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实施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1年和3年生存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生活量表)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 13±1. 46 vs. 10. 39±2. 41 d),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4. 38±1. 09 vs. 11. 84±3. 25 cm),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84. 62±54. 21 vs. 397. 57±61. 49 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165. 28±33. 24 vs. 156. 39±30. 92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97. 62%(41/42)、90. 48%(38/42)]均高于对照组[88. 10%(37/42)、76. 19%(32/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精神健康(75. 42±6. 87 vs 61. 30±4. 15分)、情感职能(81. 38±7. 15 vs. 73. 49±5. 76分)、社会功能(82. 67±5. 78 vs. 75. 42±4. 35分)、一般健康状况(79. 49±6. 17 vs.70. 31±5. 04分)、精力(84. 37±5. 45 vs. 74. 13±6. 07分)、生理职能(86. 52±6. 88 vs. 76. 93±6. 42分)、躯体疼痛(83. 46±7. 49 vs. 74. 33±5. 79分)、生理功能(70. 39±4. 31 vs. 61. 38±3. 56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治疗I期肺癌手术损伤更小、短期生存率更高,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