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RP-HPLC法同时测定元和正胃片中龙胆苦苷、甘草苷、甘草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A)-体积分数0.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0~35 min、276 nm,35~61 min、254 nm;柱温30℃。结果龙胆苦苷、甘草苷、甘草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9.4~294 mg·L-1(r=0.999 5,n=6)、4.35~43.5 mg·L-1(r=0.999 3,n=6)、8.25~82.5 mg·L-1(r=0.999 7,n=6)、1.27~12.7 mg·L-1(r=0.999 3,n=6)、0.68~6.8 mg·L-1(r=0.999 7,n=6)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RSD=1.6%)、100.1%(RSD=1.4%)、99.4%(RSD=1.5%)、98.9%(RSD=1.1%)和99.4%(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元和正胃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凉血通瘀颗粒中芍药苷、丹皮酚、芦荟大黄素、α-细辛醚、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8 min,15%A,体积流量0.8 mL/min;18~20 min,15%~42%A,体积流量0.8 mL/min;20~54 min,42%A,体积流量0.8 mL/min;54~56 min,42%~70%A,体积流量1.0 mL/min;56~80 min,70%A,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 7种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在95%~105%。结论本法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凉血通瘀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唐峥  尹然  毕开顺  朱鹤云  张晓书  毛新娟 《中草药》2014,45(23):3377-3382
目的 对栀子大黄汤(Zhizi Dahuang Decoction,ZDD)的入血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建立口服ZDD后大鼠血清的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指纹图谱;通过比较ZDD、缺味方、单味药以及各组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初步确定口服ZDD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及其来源生药.结果 口服ZDD后在大鼠血中发现了21个入血成分,其中12个为代谢产物,9个为原型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指认了3个原型入血成分,分别为京尼平苷、芦荟大黄素和大黄酸.结论 初步确定了ZDD的入血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芦荟大黄素0.3mg.kg-1.d-1治疗8周。测定小鼠肝脏匀浆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其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局部黏着斑激酶(FAK)、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芦荟大黄素能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组织病理改变,使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脏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的表达降低,显著抑制肝组织中TGF-β1、VEGF和FAK的表达(P<0.01)。结论:芦荟大黄素对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1、VEGF和FAK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杨天文  周纪军  廖玉  吕文良 《中草药》2023,54(22):7536-7544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存在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亚健康状态,肝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目前研究热点。大黄味苦性寒,具有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的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与清热利湿药配伍可以治疗湿热蕴结所致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伤;与消食导滞药配伍可以治疗膏浊内蕴积热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活血消癥药配伍可以治疗瘀血阻络所致的肝纤维化、肝癌;与逐水消肿药配伍可以治疗湿邪内停所致的肝硬化腹水等。通过总结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黄活性成分可通过多机制、多靶点防治肝脏疾病,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为后续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采收期苍耳草Xanthium sibiricum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成分绿原酸、新绿原酸、原儿茶醛、原儿茶酸、隐绿原酸、咖啡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及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的量。结果不同采收期苍耳草中酚酸类及蒽醌类成分的量呈动态变化,总酚酸量7月中旬较高,总蒽醌量7月下旬较高;绿原酸、原儿茶醛、阿魏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1,3-二咖啡酰奎宁酸5种主要酚酸总量7月中旬较高,其中绿原酸量以6月下旬较高,其余均以7月中旬较高。结论为确定苍耳草药材的适宜采收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祝红  易国斌 《辽宁中医杂志》2009,(12):2153-2154
目的:建立糖清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Hydrosphere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78∶22);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总含量为1.2%以上,平均回收率为100.58%,RSD为2.07%。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作为糖清胶囊的蒽醌类成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肖复耀  桂郎  曾红玉  刘佳玉  毛鑫  刘雨  唐灿 《中草药》2024,55(2):446-459
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茵陈蒿汤(Yinchenhao Decoction,YD)基准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指标性成分(绿原酸、栀子苷、对羟基苯乙酮、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研究YD基准样品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15批YD基准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明确其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R)的相似度,共有峰的峰归属,出膏率范围,对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及转移率进行分析。结果 15批Y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与R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共归属33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8个共有峰信息,其中峰1、6、10、11、13(对羟基苯乙酮)、15、19、20、22来源于茵陈,峰3、7、8、12(栀子苷)、14、21、23、24、27、28来源于栀子,峰2、16、17、18、25、26、29~33(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来源于大黄,峰4、5、9(绿原酸)为茵陈和栀子所共有;15批基准样品的出膏率为23.170%~29.952%;指标性成分绿原酸、栀子苷、对羟基苯乙酮、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质量分数分别为0.107%~0.28...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清胰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IANHE-C18(4.6 mm&#215;250 mm,10μm),流动相:甲醇-0.1%高氯酸(75∶2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在(0.0624~0.31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芦荟大黄素r=0.9999、大黄素r=0.9992;大黄酸、大黄酚在(0.156~0.78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大黄酸r=0.9998、大黄酚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芦荟大黄素99.31%,RSD=1.71%;大黄酸99.65%,RSD=0.56%;大黄素99.10%,RSD=1.82%;大黄酚99.51%,RSD=1.24%。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RP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阑尾灵颗粒中绿原酸、咖啡酸、木犀草素、丹皮酚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乙腈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0~40 min)350 nm,(40~60 min)274 nm,进样量:20μL。结果 5种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58.88~588.8(r=0.999 3,n=6)、6.53~65.3(r=0.999 3,n=6)、1.15~11.5(r=0.999 4,n=6)、0.74~7.4(r=0.999 1,n=6)、2.92~29.2 mg.L-1(r=0.999 7,n=6)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RSD=1.1%)、99.7%(RSD=1.1%)、99.6%(RSD=1.3%)、99.7%(RSD=0.9%)、100.3%(RSD=1.5%)。结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可用于阑尾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