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7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5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udy on Metabolites of Aconitum Alkaloids in Human Urin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aconitebelongstoplantsofgenusAconituminfamilyofRanunculaceaandhavenotableclinicalfunctionsintreatingrheumaticarthritis ,heartfailure ,etc .However,accidentsofaconitine(fromaconite)poisoningfrequentlyoccurtomanypeopletakingtheseherbs .Theplantsofthisfamilycontainaconitine ,mesaconitine ,hypaconitineandotheraco nitumalkaloids .Theyarehighlytoxic ,andtheirtreatmentdoseapproachestothetoxicdoseorlethaldose .Duringtheperiodfrom 1989- 1995 ,morethan 30casesofpoisoningcausedbyaconitineinsometradit…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乌头内生细菌的菌群组成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产地乌头叶、茎和根组织内生细菌的16S rDNA V4区,基于测序结果进行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分析、物种分类、差异及相似性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产地乌头叶、茎和根组织乌头类生物碱含量,并对乌头各组织的内生细菌相对丰度和生物碱含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乌头内生细菌主要由4门,9纲,16目,36属组成;不同产地乌头的内生细菌丰度和多样性均存在差异,但核心菌群组成相似,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主导;共发现6种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与乌头根组织生物碱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不同产地乌头内生细菌组成存在差异但核心菌群相似,部分内生细菌丰度与生物碱含量之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附子中生物碱成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刘秀秀  晁若冰 《药学学报》2006,41(4):365-369
目的测定附子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北乌碱、苯甲酰乌头原碱和苯甲酰新乌头原碱等6种生物碱的含量。方法用反相离子对HPLC法,使用AichromBond-1 C18柱(250 mm×4.6 mm ID);流动相:乙腈-5 mmol·L-1 NaH2PO4溶液,磷酸调至pH 4.5(50∶50),内含7 mmol·L-1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 ℃。结果以上6种生物碱可以完全分离,准确测定。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可应用于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根据作者以往报道的数十个棓酰苯胺衍生物,经药理初筛,提示这些衍生物都具有一定的不同程度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构效关系,又设计合成13个新类似物,经用乌头碱诱发健康雄性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模型筛选,并与临床用的利多卡因对照试验,除3个化合物无效外,其他10个化合物的治疗指数均较利多卡因高,毒性也较利多卡因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我院于1966年11月~1983年4月共抢救乌头碱中毒所致各种心律失常20例,全部治愈,无1例死亡,抢救方法如下: 1.立即洗胃,导泻及大量静脉输液,以加速毒物从体内排泄。2.在无特殊拮抗剂的情况下,乌头碱中毒所引起的各种缓慢型心律失常,主要为迷走神经强烈兴奋所致,应选用阿托品,以阻断迷走神经对窦房结及房室结兴奋性的抑制。对于窦房结功能低下而出现的室性心律失常,应用阿托品亦可使其消失。3.患者若出现呼吸抑制,休克或心脏停搏者,均提示中毒严重,应紧急治疗。4.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乌头碱中毒在体内无蓄积作用,如用阿托品治疗,心律失常消失后,即可停用,以免发生中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逆汤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HPLC 法。方法采用HPLC 色谱法,Eclipse XDB-
C18 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1%三乙胺(65:35),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益,检测波长为240 nm。
结果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0.120 4~6.02 μg( =0.9997)、0.041 2~2.06 μg( =0.999 5)、0.080 8~4.04 μg( =
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74%(RSD=1.88%)、99.9%(RSD=2.98%)、102.9%(RSD=
1.3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四逆汤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槲寄生总黄酮苷对缺氧、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乙醇和有机溶剂萃取方法从槲寄生中提取总黄酮有效成分;用磨口瓶法观察完全密闭小鼠的存活时间;垂体后叶素(1U/kg)致心肌缺血模型,用分光光度法测LDH、MDA、SOD值;用乌头碱(40μg/kg)建立心律失常模型,观测对室颤发生率等的影响.结果耐缺氧实验中给药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在心肌缺血实验中,给药组血清中LDH、MDA、SOD的含量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心律失常实验中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的发生率有降低趋势,室性早搏出现时间有延长趋势,对窦性节律恢复率没有影响.结论槲寄生总黄酮苷可显著增强小鼠耐缺氧能力;槲寄生总黄酮苷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槲寄生总黄酮苷对大鼠心律失常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西藏不同产地的铁棒锤、榜嘎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方法。方法:色谱柱:AichromTM C18(4.6mm×150mm,5?滋m);柱温:35℃;流动相: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67:173:4:4);检测波长:230nm;流速:1.0mL·min-1。结果:乌头碱在0.09632~0.4816?滋g(r=0.9998)范围内呈线性。乌头碱加样回收率为96.3%,RSD为1.87%(n=6)。结论:方法可控,结果稳定,为乌头类药材含量测定提供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血液、肝组织中新乌头碱(mesac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含量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elchrom C18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3%四丁基氢氧化铵(用冰醋酸调至pH9.74)(58∶4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生物样品中新乌头碱在0.077~23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乌头碱在0.083~25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次乌头碱在0.08~24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生物样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回收率不低于83.6%。生物样品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在5.1%和9.3%以内。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血液、肝组织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成分分析探讨黑顺片和白附片的差异。方法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FTIR)和HPLC,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黑顺片和白附片的整体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其有效和毒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FTIR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白附片和黑顺片整体化学成分差异明显,饮片类型的差异高于产地差异;HPLC的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OPLS-DA和相似度分析(similarity analysis,SA)均能将黑顺片、白附片区分为2类,表明2种饮片的成分差异较大;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黑顺片的单酯型生物碱量显著高于白附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附片和黑顺片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临床上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