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旸 《天津中医药》2004,21(1):31-32
[目的]观察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样分组 ,应用互动式针刺法治疗60例为观察组 ,应用非互动式治疗60例为对照组 ,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互动式针刺法治疗夜尿频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其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芒针治疗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芒针疗法与常规针法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的临床效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多中心协作随机对照的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芒针组(72例)和常规针刺组(78例),均取秩边、中极,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2天,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积分、尿流率、残余尿的变化。结果:芒针组有效率为83.3%,常规针刺组有效率为44.9%,芒针组能有效改善I-PSS症状积分、增加尿流率、减少残余尿量,与常规针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芒针疗法对BPH引起的排尿困难症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极穴等红外辐射温度特性分析,为经穴脏腑相关以及穴位特异性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采集试验组33例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中极穴、中脘穴、内关穴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同时以3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采集同名穴位的红外辐射温度,分析健康人群与OAB患者各穴位之间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1),中脘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右内关穴(P<0.05)。对照组中极穴与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中极穴(P<0.05);组间中脘穴、右内关穴红外辐射温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OAB患者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高于本体非相关穴位内关穴及正常人体中极穴,说明膀胱功能病变会引起其募穴中极穴红外辐射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多途径干预对防治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香砂六君子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香附、丹参、砂仁、红藤等,1剂/d,分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穴位按压(足三里、中极、三阴交等)及药渣泡脚。治疗1月后观察疗效,3月后观察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可通过增强体质,调畅气机,调和气血及脏腑功能,通过多途径干预,预防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极、足运感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极、足运感区在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相对特异性。方法A组在基础穴上加用中极穴(18例),B组加用足运感区(18例),C组同时加用中极和足运感区(18例),治疗前后观察三组的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运用临床症状,体征,泌尿系评分等量表和尿动力学检查进行评定。结果中极对尿失禁患者夜尿次数频繁,诱因诱发漏尿等症状具有相对特异性(P<0.01),而足运感区偏重于改善排尿时尿意,控尿能力等临床症状(P<0.01),诸穴联用对卒中后尿失禁排尿能力有着较为全面的改善。结论中极、足运感区在改善卒中后患者临床症状方面各有其相对特异性,诸穴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温针灸在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24例脑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单纯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8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尿潴留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采用。  相似文献   
8.
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对照组予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痛经总频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痛经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文献引用:杨露,张鹏,尤璐,等.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2):294-296.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齐刺中极穴对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中极组(30例)和肾俞组(30例);中极组采用改良齐刺中极穴治疗,肾俞组采用直刺肾俞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漏尿量(一小时尿垫试验)、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分及血清雌激素E2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极组漏尿量、I-QOL积分、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俞组漏尿量、I-QO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漏尿量、I-QOL积分、E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齐刺中极穴可有效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机体内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手术后尿潴留患者施行穴位推拿治疗,穴位选用气海、关元、中极,双侧三阴交。结果:治疗1~3次后,治愈36例,1例因退出治疗而未统计疗效。结论:穴位推拿是治疗手术后尿潴留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