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0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91篇
预防医学   1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97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方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体外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人NSCLC细胞系A549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入细胞,不进行中药处理)、实验组(加细胞加中药处理)。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Survivin、Bcl-2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细胞在24、48、72 h的吸光度值明显升高,细胞凋亡率下降,Survivin和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脾益肾方处理的实验组24、48、72 h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Survivin和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可通过下调Survivin和Bcl-2、上调Caspase-3表达诱导NSCLC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NSCLC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中医"通肾络、益脾肾"治法,探讨通络益肾方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肾小球足细胞自噬和凋亡蛋白SIRT1、BNIP3、P62、Bax表达的调控影响。[方法]成熟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按照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方法计算出大鼠所需中药灌胃浓度:高剂量浓度4.76 g/mL、中剂量浓度2.38 g/mL、低剂量浓度1.19 g/m L,灌胃10 d取含药血清备用。足细胞分6组,正常组5.6 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高糖组30mmol/L葡萄糖+10%正常大鼠血清、通络益肾方含药血清高、中、低干预组30 mmol/L葡萄糖+10%高、中、低剂量大鼠血清、高渗组甘露醇24.5 mmol/L+10%正常大鼠血清。细胞培养48 h后收集,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状况及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自噬标志蛋白SIRT1、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P0.01或P0.05),高剂量组不能改善凋亡情况(P0.05);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结果也证实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可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高糖组相比,通络益肾方中、低剂量组自噬标志蛋白SIRT1表达升高,自噬标志蛋白P62及促凋亡蛋白BNIP3、Bax蛋白表达下降(P0.05或P0.01),高剂量组SIRT1、BNIP3、P62、Bax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改变(P0.05)。[结论]中剂量、低剂量通络益肾方能够启动细胞自噬减少高糖刺激下体外培养足细胞凋亡,降低细胞凋亡率及凋亡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芪地固肾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及住院IMN患者141例,根据用药方案分为西药组(西药标准疗法)、中西药结合组(芪地固肾方+西药标准疗法)和中药组(芪地固肾方)3组各47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72.34%、68.09%高于中药组,治疗12个月时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8个月后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5.76%、78.72%高于西药组。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18个月后较西药组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减少中医证候积分上更具优势。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复发率更低,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芪地固肾方能提高IMN缓解率,在提高中医证候疗效、降低复发率上更具优势,远期疗效可观,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泻浊化瘀汤,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的水平。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cr、BUN、血钙、血磷、PTH、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PTH、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r、BUN、血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有利于降低血磷、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TLR4的水平,对于改善血透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P)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多发病,好发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增加了患者骨折的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主要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导致的。除了雌激素缺乏对骨骼的直接负面影响外,绝经后妇女免疫状态的改变间接导致骨骼的持续破坏,因为绝经后妇女通常表现出慢性低级别炎症表型,细胞因子表达和免疫细胞谱发生改变。PMOP已严重危害我国女性健康。补肾活血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补肾活血中药,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师与患者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补肾活血方被应用于多种疾患,包括骨科的多种疾病,其对PMOP的防治效果亦明显。该文基于骨免疫微环境,以骨代谢对PMOP产生影响为基础,论述补肾活血方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骨益肾汤对个性化3D打印脊柱微创猫眼侧方腰椎融合术(CLIF)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接受CLIF术治疗的50例腰椎退行性侧弯患者,将其中单纯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其中于CLIF术后应用健骨益肾汤治疗的2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临床症状评分,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及预后(术后1年)观察两组患者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的变化情况,术后1年的矫正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麻木、腰部疼痛、步行障碍、感觉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预后侧凸Cobb角度、骨盆倾斜角度、腰椎前凸角度、矢状面轴向距离、冠状面平衡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预后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察了该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糠尿病大鼠血糖和腹主动脉终末糖化产物(AGEs)、腹主动脉α-SM-肌动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复方有降低血糖、减少AGEs含量、降低PDGF-A水平、提高α-SM-肌动蛋白水平以及抑制VSMC增生的作用.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痛风性肾病患者 62例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组 32例予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及一般内科治疗 ,西医组30例只予一般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肾功能、尿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组总有效率为 90 .6 % ,明显高于西医组 (63 .3 % ) ,两组比较P <0 .0 1 ;且中西医组在改善临床症状、肾功能、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降低血尿酸、尿蛋白及尿 β2 -微球蛋白方面均优于西医组。结论 在一般内科治疗基础上 ,用泄浊化瘀行气利水汤治疗痛风性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扶正化瘀319方(下称319方)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12次腹腔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型后分为模型对照组与319方治疗组,用药4周;获取血清与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组化、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及肝功能观测。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外周胞浆很薄,有许多小窗孔,内皮下未见基底膜。模型组大鼠肝窦扭曲、狭窄,内皮细胞胞浆窗孔减少或消失,有明显的基底膜出现;肝组织可见出血性坏死,门脉区大量的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间隔向小叶内伸展,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增高;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较正常大鼠均显著增强,且范围较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319方治疗组肝窦扭曲、狭窄程度及内皮窗孔减少和消失程度轻,基底膜较薄或不连续,部分肝窦结构接近正常;肝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肝组织内纤维间隔明显减少,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窦壁第Ⅷ因子相关抗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LM及Ⅳ型胶原阳性染色均显著减弱,分布面积图像分析结果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319方可显著促进肝纤维化、肝硬化常见病理变化肝窦毛细血管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10.
益肾Ⅰ方对阿霉素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益肾Ⅰ方水提取物和六味地黄胶囊对阿霉素 (ADM)致大鼠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以ipADM 3mg·kg-1·d-1,q3d× 3d诱导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 ,观察益肾Ⅰ方高和低剂量组及六味地黄对病鼠肾功能、血脂、血浆蛋白、肾组织病理学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益肾Ⅰ方 2个剂量和六味地黄胶囊均能降低病鼠高值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丙二醛含量 (P <0 .0 1) ,提高病鼠低下的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 (P <0 .0 1) ,增强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P <0 .0 1) ;改善病鼠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P <0 .0 1) ,但六味地黄对病鼠肾组织病理学的改变 ,则差异未见显著性 (P >0 .0 5 )。在上述各观察指标中 ,各药间的作用强度差异也未见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益肾Ⅰ方和六味地黄胶囊均具有对抗阿霉素性大鼠肾病综合征的氮质血症、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