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毅  朱华  谢芳 《中药材》2003,26(2):88-90
实验研究表明下延叶排草的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茎的皮层中可见分泌道散在,中柱鞘纤维环状排列;髓大,中央具众多分泌道。叶上表皮细胞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并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异面叶,中脉维管束2个,大小悬殊。  相似文献   
2.
黄连花中两个新的三萜皂苷黄连花中两个新的三萜皂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黄连花(Lysimachia davurica Ledeb.)全草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纯化,硅胶和反相硅胶色谱分离正丁醇萃取物物中的三萜皂苷;利用多种波谱技术并结合酸水解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其结构分别为3β,16α,29-三羟基-13,28-环氧-齐墩果烷-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葡糖酸甲酯苷(I),3β,16α,28-三羟基-齐墩果-12-烯-3-O-{β-D-吡喃葡糖基(1→2)-β-D-吡喃葡糖醛酸}-28-O-β-D-吡喃葡糖苷(II)。结论化合物I和II为新的三萜皂苷,分别命名为黄连花皂苷D和J。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香草扶正合剂(Xiangcao Fuzheng Mixture,XCFZ)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XCFZ低、中、高剂量组,顺铂组(阳性对照组),并设置空白组。模型组以双蒸水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XCFZ低、中、高剂量0.2mL·d-1灌胃,XCFZ低、中、高剂量浓度分别为0.93g·mL-1、1.86g·mL-1、3.72g·mL-1;顺铂组以0.64mg·mL-1的顺铂溶液0.1mL·(2d)-1腹腔注射,同时以双蒸水0.2mL·d-1灌胃。每天固定时间给药,给药14d。称取小鼠体质量、瘤质量和去瘤后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瘤组织自噬小体,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utophagy related 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瘤组织Beclin1、Atg5、LC3b、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nc-51 like autophagy activating kinase 1,ULK1)、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瘤质量降低(P<0.01)。顺铂组抑瘤率最高,其次为XCFZ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5),增加肿瘤组织Atg5、Beclin1、LC3b蛋白及Atg5、Beclin1、LC3b、ULK1 mRNA表达水平,并升高Bax/Bcl-2 mRNA比值(P<0.05,P<0.01)。与顺铂组比较,XCFZ中剂量可升高小鼠去瘤后体质量(P<0.01),增加肿瘤组织Atg5、LC3b蛋白及Beclin1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P<0.05)。[结论]XCFZ对肺癌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抑瘤作用可能与自噬诱导相关;或与增加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5表达,引发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AB-8树脂对珍珠菜总黄酮的吸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AB-8树脂对珍珠菜总黄酮的最佳吸附条件。方法:将影响树脂吸附性能的三个因素:流速、样液浓度和样液pH值设计成3因素3水平试验,采用L(34)表安排正交试验,以固体总黄酮含量、70%乙醇洗脱总黄酮量9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吸附条件。结果: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流速1.0mlmin、样品液浓度10mgmL、样品液pH值5.07。结论:在上述条件下,AB-8树脂对珍珠菜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钱草中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Sh im adzu 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H3PO4溶液(45∶55),流速1.0mL.m in-1,检测波长350nm,柱温室温,用外标法定量,测定金钱草中槲皮苷的含量。结果槲皮苷的线性范围0.40~2.00μg,r=0.999 6,回收率96.21%,RSD2.91%。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金钱草中槲斗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张兰玲  孟济明  陈海生  韩星海 《中药材》2002,25(10):720-722
目的:观察点腺过路黄提取成分体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极性递增的溶剂顺次萃取出全草的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并分别研究它们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氯仿提取部分(10^-10-10^-6g/ml)可显著增强活化的淋巴细胞的增殖,正丁醇提取部分(10^-10-10^-6g/ml)可显著抑制活化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在10^-6g/ml时可显著增强活化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在10^-8-10^-6g/ml时则显著抑制活化的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点腺过路黄全草的氯仿及正丁醇部分提取物可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点腺过路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小鼠免疫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玲  孟济明  陈海生  韩星海 《中药材》2002,25(12):888-890
目的:观察点腺过路黄正丁醇提取部分体外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淋巴细胞释放IL-2的影响。方法:用极性递增的溶剂顺次萃取出全草成分,研究其中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脾淋巴细胞释放IL-2的影响。结果:正丁醇提取部分(10-10~10-6g/ml)对脾淋巴细胞释放IL-2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点腺过路黄可能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对一些炎症的病理过程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单条草中分得一个新的三萜皂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报春花科珍珠菜属药用植物单条草Lysimachia candid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出1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为:3β,16α-羟基齐墩果-12-烯-28-醛-3-O-β-D-吡喃葡萄糖基-23-O-α-D-呋喃核糖苷,命名为单条草苷甲(1),结论:单条草苷甲是新结构的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9.
珍珠菜属(Lysimachia L.)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其中多种植物在民间药用,过路黄(L.christinae)的干燥全草为常用中药金钱草的基源植物。本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三萜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提取物或某些成分在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珍珠菜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该属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的黄酮苷类成分。珍珠菜乙醇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和Pre-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珍珠菜中分离得到1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紫云英苷(1),异槲皮苷(2),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4),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江户樱花苷(6),2-羟基-柚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7),山柰酚-3-O-芸香糖苷(8),山柰酚-3-O-洋槐糖苷(9),芦丁(10),山柰酚-3,7-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1)。化合物4, 7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 、 5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化合物2, 6, 8具有一定的醛糖还原酶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2.69,1.00,1.80 μmol·L-1;化合物1 ~ 11对5种人肿瘤细胞均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 > 10 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