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眼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眼针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眼针治疗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每日两次,每次20min。再灌注后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组再灌注损伤72h后较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眼针组大鼠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BS)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探讨眼针疗法对IBS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眼针组和匹维溴胺组,每组10只。采用慢性应激结合束缚方法建立IBS大鼠模型。眼针组取下焦区、大肠区、肝区、脾区进行针刺,治疗7 d。匹维溴胺组给予匹维溴胺灌胃7 d。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没有明显差异。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显著升高(P0.01);眼针治疗组和匹维溴胺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眼针疗法能够降低IBS模型大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从而对IBS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眼针疗法,针刺心区、肾区。对照组口服参芪五味子片,严重者予地西泮片。两组均治疗4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总的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眼针治疗急性腹痛124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对124例急性腹痛病人用眼针止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89年~1993年5月期间,我们接诊了属于内科范围的急性腹痛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4例中,男性75例,女性49例;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9岁,平均39岁;病程最长者为12小时,最短者半小时;124例中急性胃肠炎55例,胆石症胆囊炎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47例,输尿管结石4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蛔虫症6例.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种上和治疗组基本相近,两组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头皮针,"华佗牌"毫针(25×40mm),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取额中带、额旁1带前1/3、中1/3、后1/3各三穴并接力刺,快速斜刺进针,针与头皮呈25°~45°夹角,进针深度20mm,留针30min,1次/d。治疗组50例眼针,参照彭静山《眼针疗法》取穴:双侧上焦区、肾区、肝区、同时进行观眼视病,加取脉络形状、颜色最明显经区;取沿皮横刺法:应用于眶外,找准经区界限,穴位均距离眼眶2mm,在选好的经区,向应刺的方向沿皮刺入,可刺入真皮达皮下组织中,不可再深;一手持针,另一手按住眼睑,把眼睑紧压在手指下面,右手拇食二指持针迅速准确刺入;刺入后不行提插拾转手法,如不得气可刮针柄;留针30min,1次/d;头皮针治疗同治疗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头痛指数、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联合头皮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眼针治疗,取偏瘫侧下焦区、上焦区和肾区,眶内横刺法,轻刮针柄,得气后留针15 m in;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取穴: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普通针刺,平补平泻,留针30 m in。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5次一疗程。结果:共治疗2疗程后统计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眼针治疗能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提示眼针疗法对脑梗塞患肢功能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眼部内刺法与电针眼外肌穴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和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原发病稳定后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选用眼部内刺法及电针眼外肌穴,每日1次;对照组选用常规针刺法,每日1次.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眼球运动的范围和角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痊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痊愈率1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眼部内刺法与电针眼外肌穴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症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诸脉皆属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眼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序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内属外络作用完成联系与调节。眼针疗法隶属于中医“微诊系统”,能够疏通经络,调畅脏腑气机改善I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眼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为体针所不及。  相似文献   
9.
孙晓艳  何慧琴 《新中医》2013,45(12):139-14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的87例患者的资料,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人工泪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及眼部症状积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角膜染色改善、泪液流量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眼部症状积分改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眼部症状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改善角膜染色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Hypertensioninmodernsciencesisinclud-edinthecateg0ry0fdizzines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itisanindependentdisease,mainlymanifestinganincreaseofarterialbloodpressure,andeasi1yinjuringtheheart,kidney,brainandotherorgans.Inthepresentstudy,18Ocasesofhyper-tensionweretreatedrespectivelywitheye-acupuncture,body-acupunctureand0ra1adminis-trationofhypotensor,andheartfuncti0n,includ-ingUCGandSTIandotherobjectiveindexeswereusedtoobserveeffectsofeye-acupunctureonLVFandbloodpressureathyperte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