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0篇
中国医学   16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巧玲  韩凤  曹然  谭秋生  任明波 《中草药》2023,54(2):641-651
目的 通过分析箭叶淫羊藿Epimediumsagittatum不同生育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主要药用有效成分累积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箭叶淫羊藿根际土壤微生物对其药材有效成分的影响,为箭叶淫羊藿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三年生箭叶淫羊藿的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不同生育期药材总黄酮、淫羊藿苷等有效成分含量,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探究土壤生态因子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箭叶淫羊藿根际细菌优势菌属包括Candidatus_Solibacter、苔藓杆菌属、嗜酸栖热菌属、芽单胞菌属等,其中,Candidatus_Solibacter属在5个生长时期的平均丰度值最高。根际真菌优势菌属中被孢霉属相对丰度占比最大,在花蕾期样品中的丰度值高达44.27%。UPGMA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定法(NMDS)分析表明,花蕾期、盛花期、果实膨大期及盛果期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结构相似,而药材质量稳定期与前4个时期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同时,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黄酮含量与有效磷呈显著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 山茱萸是一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 ,本研究拟为今后改善山茱萸的管理方法 ,提高产量和质量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方法 应用生态学和生物统计学等手段 ,初步研究了小环境对山茱萸出肉率的影响 ,以及果实成熟期果实、果核的变化动态趋势及相关性。结果 各采集地点山茱萸出肉率有显著差异 ;山茱萸果实大小在成熟期有一个明显的峰值 ,大约出现在 9月 2 2日 ;其果实与果核呈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结论 生态因子和人工管理的状况都会对出肉率、果实与果核大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健  赵亮 《中草药》2005,36(1):122-123
白芍为芍药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止汗的作用,其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白芍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以芍药苷(paeoniflorin)为代表的单萜及其苷类化合物。关于芍药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已有很多报道。本实验以HPLC法对芍药根不同部位及枯萎前后芍药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其含量变化,为芍药的采收加工的合理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海艳  周春山  杜邵龙 《中草药》2005,36(2):207-210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白藜芦醇的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从中筛选树脂,并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藜芦醇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NKA-Ⅱ树脂对白藜芦醇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效果,适合于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纯,经该树脂吸附解吸,饱和吸附量可达31.6mg/g,解吸率达91.7%。结论通过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终产品中白藜芦醇的纯度可达31.28%,而上柱前粗提物中白藜芦醇纯度为4.35%。说明采用本法分离纯化虎杖中白藜芦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志慧  陈俊英  张景伟  刘国际 《中草药》2005,36(8):1159-1162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条件。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类型及用量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条件,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最优条件:萃取压力35.0M Pa,萃取温度318K,选择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体积分数为4%,萃取时间3 h,CO2流量为8 kg/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熊果酸比传统提取方法收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小鼠血清中芫花根总黄酮(TFRD)各成分的HPLC测定方法,探讨TFRD含药血清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HPLC法测定小鼠单次ig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药浓度;M TT法检测多次ig给药后含药血清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NK与LAK细胞杀伤活性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单次ig TFRD后血药浓度在20~30 m in达到高峰;TFRD含药血清能促进脾淋巴细胞增殖,增加NK和LAK细胞杀伤活性,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TFRD含药血清能增强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Bacteria have developed multidrug resistance against available antimicrobial agents. Infectious diseases caused by these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are major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human beings. Synthetic drugs are expensive and inadequ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causing side effects and ineffective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The medicinal plants are promising to have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property due to presence of phytochemical compounds like alkaloids, flavanoids, tannin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find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edicinal plants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by Kirby-Bauer disc diffusion method. Production of β-lactamases (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metallo β-lactamase and AmpC β-lactamase) were identified by combination disc meth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queous and ethanol extract of Aristolochia indica and Toddalia asiatica were detected by agar well diffusion assay an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All bacteria used in this study showed antibiotic resistance to ≥3 antibiotics. Escherichia 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roteus mirabilis and Vibrio cholerae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 for β-lactamase production. Ethanol extract of Aristolochia indica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than Toddalia asiatica. Ethanol extracts of Aristolochia indica and Toddalia asiatica showe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values of 50-100 μg/ml and 100-200 μg/ml, respectively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From this study, it was concluded that Aristolochia indica has more potential to trea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than Toddalia asiatica.  相似文献   
8.
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Yang L  Li XM  Wang SX  Wang HY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525-529
目的探讨肾间质微血管病变在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发生机制。方法取4例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A组)、5例抗生素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B组)、5例非IgA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C组)肾活检标本,免疫组化SP法观察肾小管上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密度及形态改变,电镜观察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的结构变化。结果(1)A组PTC数目明显少于B组及C组(P<0.01),并可见管腔扩张变形或缩小、血管壁断裂。(2)A组电镜见PTC内皮细胞肿胀,有胞质空泡、致密颗粒,细胞局部与基底膜分离。基底膜有皱缩及增厚。(3)A组肾小管上皮VEGF表达明显少于B组,但2组VEGF表达均多于C组。(4)A、B组PTC密度与肾小管VEGF表达呈正相关(均r=0.793,P<0.01),与肾小管上皮再生呈正相关(r分别为0.880、0.802,P值均小于0.01)。结论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存在原发性肾间质微血管损伤,肾小管VEGF低表达可能参与了损伤过程。关木通致急性肾小管坏死中的微血管病变可能是肾小管中毒性损伤后修复不良及病变慢性化进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增效减毒作用。方法 ip盐酸阿霉素构建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分别给予附子提取物、山茱萸提取物和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检测动物血清脑钠素(BNP)含量,心肌细胞Ca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镜下观察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结果造模3周后,模型组大鼠普遍出现腹水、消瘦、稀便、弓背等症状体征;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明显下降;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左心室组织出现心肌纤维断裂及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连续ig给予附子-山茱萸提取物3周后,大鼠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血清BNP水平下降,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升高,左心室组织病理学形态有明显改善。附子提取物和山茱萸提取物分别连续给药3周,上述指标未见明显改善。结论附子与山茱萸配伍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提高心力衰竭的心肌活性,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野茉莉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茉莉Styraxjaponicus的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茉莉叶70%乙醇提取物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包括9个苯丙素和7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ctandrinB(1)、豆甾醇(2)、荚果蕨素(3)、eupomatenoid-7(4)、β-谷甾醇(5)、去氢二异丁香酚(6)、4-oxo-4[(3β,22E)-stigmasta-5,22-dien-3-yloxy]butanoic acid(7)、4-(3-methory-4-hydroxy)pheny-3-methyl-3-buten-2-one(8)、熊果酸(9)、香草酸(10)、(+)-(7S,8R,8′R)-4,8′-dihydroxy-3-methoxy-1′,2′,3′,4′,5′,6′-hexanorligna-7,7′-lactone (11)、(+)-(7S,8R)-4-hydroxy-3-methoxy-1′,2′,3′,4′,5′,6′,7′-heptanorlign-8′-one(12)、(2S,3R′)-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5-(2-propen-1-yl)-3-benzofuranmethanol(13)、香草醛(14)、对香豆酸(15)和二氢山柰酚(16)。结论化合物1、3~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