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41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20,35(7):1885-1890
Background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midterm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THAs) with cementless implants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sequelae from childhood hip infection.MethodsBetween 2002 and 2016, 165 patients (165 hips) who had a hip infection during childhood were treated with THAs with cementless implants.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follow-up was 93.5 months (range 26-206). Clinical results were evaluated via the Harris Hip Score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postoperative serial X-rays.ResultsThe average Harris Hip Score increased from 27 (range 8-53) before surgery to 91 (range 45-100) at the latest follow-up examination (P < .001). At the latest follow-up evaluation, 9 cementless acetabular components demonstrated partial, nonprogressive radiolucencies. No subsidence of more than 2 mm or evidence of a radiolucent line was observed around the femoral components. Intraoperative periprosthetic fractures occurred in 11 hips, including 3 acetabular fractures, 2 fractures of greater trochanter, 1 femoral shaft fracture, and 5 fractures of femoral calca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3 cases of 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1 episode of dislocation, 1 case of a femoral periprosthetic fracture, 5 cases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1 case of femoral nerve injury, and 1 case of squeaking from a ceramic bearing surface.ConclusionCementless THA for adult patients with sequelae from childhood hip infection presents significant technical challenges and a relatively high complication rate. With meticulous surgical planning and anticipation for the key technical challenges frequently encountered, the medium-term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results of THA in this setting were good with high implant survivorship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2.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92例,按随机原则分成醒脑开窍针刺组50例,传统针法组42例。治疗结果表明,醒脑组与传统组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2%、16.67%,醒脑组显效及有效率亦明显优于传统组。实验结果表明,醒脑组在血液流变学、血脂、微循环和体外血栓形成等绝大多数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  相似文献   
3.
急性期中风中医诊断与颅脑CT扫描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范刚启 《中医杂志》1995,36(3):164-166
分析325例急性期中风的病类、证名诊断与颅脑CT扫描所见的关系,认为中络、中经以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小,病灶周围多清晰或仅见模糊,占位表现不明显或较轻;中腑、中脏以出血性改变为主,病灶大,病灶周围多见水肿或模糊不清,占位表现明显,两者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病类诊断与中风的病变部位、病位侧、病灶数目;证名诊断与颅脑CT扫描所见皆关系不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O中毒致迟发性脑病(DNS)大鼠脑内CD4^+T淋巴细胞浸润以及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CO中毒致DNS的病理过程。方法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3、7、10、20d组,每组5只。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内病理形态学变化,及CD4^+T淋巴细胞浸润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各染毒组在大脑皮层及海马均出现神经细胞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染毒后7d组最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CD4^+T淋巴细胞浸润,有少量GFAP表达;各染毒组不同脑区CD4^+T淋巴细胞、GFAP均有不同程度的浸润和表达。CD4^+T淋巴细胞染毒后3d开始浸润,7d达峰值,两者在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染毒后GFAP均有大量表达,随染毒时间延长表达数量呈上升趋势。结论CD4^+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了CO中毒致DNS的免疫病理过程,GFAP阳性细胞对CO中毒引发的DNS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卒中伴高血糖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判断这种血糖升高的原因是应激性高血糖还是糖尿病并发卒中。结果 :2 4例脑出血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11例 ,糖尿病并发卒中 13例 ;38例脑梗死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8例 ,糖尿病伴发卒中 30例。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方法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诊断系统的研究与验证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风病证候学与诊断标准的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现代数学方法对诊断因子进行筛选、赋值 ,建立了数学模型 ,研制成功中风病诊断系统。经过临床测试 ,该系统具有准确度高、可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等特点 ,可以纠正辨证因人而异的弊端 ;其可计量性为疗效评定和科研病例观察提供了客观依据 ,减少了人为因素和随意性的影响 ,为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以舌下针对70例中风(缺血性)患者进行针刺治疗,观察到针刺后患者的全血比粘度(包括全血还原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以及血浆比粘度等指标均有降低,其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可见用舌下针针刺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均较针刺前有显著改善,这表明针刺后能使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减弱、血液流动加快、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了中风(缺血性)患者的脑部的血循环,这对患者的治疗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头针对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性、血脂、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头针治疗中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测头针对中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影响。结果 经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有明显改善。结论 头针治疗可以通过调整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代谢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