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4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26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0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050篇
内科学   1158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87篇
特种医学   2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2422篇
预防医学   43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57篇
  3篇
中国医学   355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77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358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442篇
  2006年   532篇
  2005年   657篇
  2004年   436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592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332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去势比格犬模型,观察绝经早期腹部脂肪变化规律,并通过对脂肪与骨代谢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测量与分析,探讨脂肪及骨代谢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只成年雌性比格犬进行去势术,分别在术前、术后4个月、6个月、10个月进行腰椎定量CT(quantati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腹部脂肪面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MRI腰椎骨髓脂肪含量及血清学指标的检测,比较不同时间各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关系。结果比格犬腹内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皮下脂肪面积(subcutaneous fat area,SFA)、腹部总脂肪面积(total fat area,TFA)在术后6个月、10个月均增加(P0.05),术后10个月VFA增加百分比均值为84.39%,且为三者中最大;术后比格犬BMD并未明显降低。体重、BMD、瘦素(leptin,LP)、VFA、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与SFA相关。SFA、体重、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内脏脂肪素(visfatin,VFN)与BMD相关。结论去势比格犬模型可用于研究绝经后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脂肪代谢变化,但短期内BMD并未明显丢失,骨、脂肪代谢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室壁瘤形成的原因,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再通与溶拴距发病时间的关系,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成冠状动脉再通组22例,未通组18例,通过心脏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室壁瘤的形成、LVEF及各种严重并发症。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6~12小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室壁瘤再通组占4.5%(1/22),未通组占22%(4/16);溶拴距发病时间<6小时再通组占47.5%(19/40),6~12小时再通组占7.5%(3/40);LVEF再能组0.61±0.11,未通组0.45±0.11;各种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室壁瘤的产生及LVEF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成功与否有关,血管再通的效果与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救治(附1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见[1]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于起病后的24小时内,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心电极不稳定,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以心室颤动最为危险,是AMI猝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急性心梗的救治过程中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积极救治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现将我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油酸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beagle犬血浆及肺泡灌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方法12只英国纯种beagle犬,静脉注射油酸0.15mL/kg,在注射油酸前、后1h,出现ARDS的典型表现时,抽血测VEGF、sICAM-1、IL-8、TNF—α,并对此时相作肺泡灌洗液VEGF、sICAM—1、IL-8、TNF-α的测定。结果beagle犬静脉注射油酸后1h血浆TNF—α升高(P〈0.05),血浆反肺泡灌洗液IL8、sICAM-1和VEGF在1h较油酸前没有明显变化(P〉0.05),beagle犬油酸型ARDS模型建立后血浆及肺泡灌洗液VECF、sICAM-1、IL-8、TNF—α均显著高于建模前(P〈0.05)。结论VEGF、sICAM-1、IL-8、TNF~α在beagle犬油酸型ARDS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均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ARDS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 本组急性心肌梗死(AMI)430例,系1995年10月~2005年10月本院收住病人。随机选出有痛性350例,占81.39%,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定的AMI诊断标准;无痛性80例,占18.60%,发病特点是缺乏AMI早期的心前区胸骨后典型的疼痛,仅表现胃部一般性疼痛、恶心、呕吐者16例,头晕、晕厥者23例,颈肩、前臂、手指酸胀麻木者12例,嗜睡或烦躁者9例,下肢及腰部麻木疼痛者6例,貌似脑梗死的AMI14例,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1998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并确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0例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将我院收治50例老年AMI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杨苏萍  岑梅 《医学文选》2002,21(5):653-654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 ( CAG)技术的不断深入开展 ,为体表心电图 ( ECG)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提供了可靠依据。先将我院 1 997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4月收治的 41例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的 ECG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1例 AMI为本院 1 997年 1 1月至 2 0 0 1年 4月首次发现 AMI的住院病人。其中男性 34例、女性 7例 ,年龄 37~ 78岁 ,男女之比为4.8∶ 1。所有病例体表心电图 1 2导联 ECG有梗死图形改变、ST- T改变、心肌酶谱增高 ,符合 WHO分型诊断标准 ,各例与发病后 3周内行 CAG,冠状动脉狭…  相似文献   
10.
犬MC1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利用PCR—RFLP和PCR—SSCP技术分别检测犬MC1R基因中两个序列T105A和R306Ter的基因多态性,为遗传育种、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实验用犬奠定基础。方法 以224只犬为实验材料,对犬MC1R基因T105A片段和R306Ter片段分别进行PCR-RFLP和PCR—SSCP分析,并且分别对具有RFLP和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找出等位基因的差异位点。结果 经对犬MClR基因的PCR-RFL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T105A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AA、AB和BB。通过对具有RFL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105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由G到A的单碱基突变,该突变导致第105位氨基酸发生由精氨酸向苏氨酸的改变,此外在第207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还发现由A到G的单碱基突变,并产生了一个HhαI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同时,经过犬MC1R基因的PCR—SSCP分析,发现犬MC1R基因的R306Ter序列具有多态性,表现为三种基因型:CC、CD、DD.通过对具有SSCP多态性的片段进行了克隆测序发现,MC1R基因在编码第306位氨基酸的密码子处存在一个由CGA到TGA的终止突变,而使翻译终止。结论 利用PCR—RFLP和PCR—SSCP分析技术证实犬MC1R基因具有明显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