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42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是"五郁"治法之一,临床应用甚广。但凡邪气阻滞于里,内郁不宣,郁久化热,均可成"火郁"之证。《诸病源候论·养小儿候》云:"小儿脏腑之气软弱。"《育婴家秘》亦云:"血气未充……肠胃脆薄……精神怯弱。"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易受外邪侵袭,且热邪致病,传变迅速,易致肝风内动、热极生风甚至邪热内陷心包之危象。因此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92年来收治的以外伤后鼻衄为主要症状的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7例,经DSA全脑血管造影证实诊断,分别采肜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结果:血管内治疗6例,均治愈;1例因在院外已行患侧颈外动脉结扎无法行血管内治疗而行颈内动脉颅内段夹闭术,亦治愈。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损伤小,效果可靠,不仅用于平诊亦可用于急诊抢救,是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鼻衄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 ,《内经》中常以鼽衄并称。由于其血出之于鼻 ,鼻为肺之外窍 ,病位在肺 ,故治疗多从肺论治。然而《内经》并不以鼻衄独属于肺 ,指出本病与肝 ,与阳明经和太阳经亦密切相关。笔者在临床中通过长期观察 ,对于本病常采用从肝论治的方法 ,疗效颇佳 ,兹举例 4则如下。1 肝火上炎盛某 ,男 39岁 ,1998年 6月 3日初诊。患者 2天前突发鼻出血 ,经治无效 ,特来求治。刻诊见鼻孔出血不止 ,兼见头胀眩晕 ,心烦 ,口苦口干 ,小便黄 ,大便干 ,舌质红 ,苔薄黄 ,脉弦数。证属肝火上炎 ,灼伤血络。治当清肝泻火 ,凉血止血 ,方用清衄…  相似文献   
4.
例 1 :患者男 ,42岁。因左鼻腔间断性出血1 0余天到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经检查见 :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 ,双侧鼻腔未见其它结构异常。遂用微波治疗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糜烂粘膜。 2天后患者诉双侧鼻塞、鼻部肿痛而复诊。经检查见双侧鼻中隔粘膜充血 ,肿胀明显 ,双侧鼻腔通气差 ,外鼻触痛 ( +) ,故确诊为鼻中隔软骨膜炎。追问病史 ,患者有Ⅱ型糖尿病史 3年 ,无其它特殊病史记载。遂用青霉素80 0万单位 +氨苄青霉素 6.0 g行静脉滴注抗炎治疗 1 1天 ,鼻部肿痛消失 ,左侧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消失。例 2 :患者男 ,3 8岁 ,因右侧鼻腔间断性出…  相似文献   
5.
鼻衄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好发于中老年病人。以往对顽固性鼻衄多采用反复后鼻孔填塞或颈外动脉结扎术。前者有使患者难以忍受的胀痛 ,后者需牺牲其它血管。近年来我院采用颌内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鼻衄 ,具有快速止血、针对性强、并发症少、术后效果好等特点。现总结如下。1 病例资料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在我院接受颌内动脉结扎术的 2 2例病人中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 4 5~ 70岁 ,平均 5 7.5岁。病人均在先行后鼻孔填塞失败后 ,在局麻下行颌内动脉结扎术。其中 19例术后 1周出院 ,另 3例因高血压、凝血机制等因素术…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3年7月以来,采用五官科射频治疗仪治疗鼻衄患者76例获得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鼻中出血称为鼻衄,是中医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尤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且多发生于单侧鼻腔。笔者自1993年6月~2005年9月间采用自拟清热止衄汤治疗热性鼻衄患者145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黄忠柏 《四川医学》2004,25(8):911-911
患者 ,2 6岁。首次妊娠 32周。右侧鼻腔反复出血 2个月 ,就诊于 1997年 8月。查 :右侧鼻腔见附着鼻中隔前端新生物 ,1.0cm× 1.5cm ,表面有假膜 ,触之易出血。在 2 %丁卡因表麻下 ,摘除新生物 ,基部予5 0 %三氯醋酸烧灼。病理报告 :海绵状血管瘤。随访3年无复发。鼻腔妊娠性血管瘤 ,属于非真性肿瘤 ,文献中命名不一 ,如妊娠性肉芽肿 ,毛细血管扩张性息肉等 ,发生于妇女妊娠期 ,临床很少见。其发病机理可能为 :①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 ,导致鼻腔粘膜基质水肿及纤维组织增生 ,血管壁有结构上的改变 ,而出现血管增生、血管壁肥厚。②黄体酮、前…  相似文献   
10.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严重鼻衄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