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1096篇
预防医学   5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1篇
  2篇
中国医学   286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72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懂天文历法,就无法研读古代经典,就无法学习《黄帝内经》。这是缘于古人应用五种天文历法知识构建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随处运用这些历法知识,度量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康复过程,解释相关理论。因此说,研读其中的历法知识,有助于明白相关原文的真正意涵及其发生背景。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蕴含丰富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法则,奠定了三因制宜的理论基础。张锡纯深受三因制宜理论的影响,提出"用药以胜病为主,此中因时、因地、因证、因人,斟酌咸宜"的治疗思想。本文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三方面,探讨《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理论对《医学衷中参西录》的影响,并对《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三因制宜理论的拓展运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临床应用角度探讨小柴胡汤的主治功用。举案例以揭示小柴胡汤具有和少阳,运枢机,宣通内外;利三焦,致津液,调达上下;协左右,调升降,疏肝理肺等功用。表明小柴胡汤确为神奇之方,外证得之,疏散以和少阳;内证得之,宣通以畅气液。其临床应用的确早已超过少阳病之范围。  相似文献   
4.
李绵莎 《新中医》2019,51(7):250-252
引《黄帝内经》《难经》等重点篇章和后世学者的论述,对中医经典中的针刺调气思维和选穴方法进行论述。认为针刺是通过调气来治疗临床疾病,以脉诊测气机,定得气,准确取穴是实现调气的关键步骤,可使用四时脉法、人迎气口脉法、三部九候脉法来选经择穴。  相似文献   
5.
中医认为皮肤瘙痒多因外感热毒风邪或血虚生风所致,因此在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时,一定要结合风药的运用,驱除内外邪风,使气血归于平和,才能从根本上解除瘙痒。肺主皮毛,皮肤瘙痒与肺也密切相关。另外,调畅患者情志,减缓其焦虑的心理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心理状态与疾病间关系的表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据美国统计,在冠心病、癌症、肺病、外伤、肝硬化和自杀这6种最主要的死因中,心理应力是直接或间接的主要原因。在目前的医学研究中观察到人的心理状态能引起内分泌改变,并使神经系统应答及各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发生变化。在肿瘤患中有很多是由于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表明,在压抑量表上得分数很高的人,10多年后死于癌症的风险是那些较少压抑分数的2倍。近年来,关于心理调节与免疫关系的研究已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即神经心理免疫学。  相似文献   
7.
8.
“搓滚舒筋”练功疗法,是一种以竹筒为简易器械的脚底搓滚练功治疗“筋挛缩”症的方法。最早文献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起码有两干多年的渊源。骨伤科常用之,内、外诸科亦有用之。这一传统疗法,筒、便、廉、验,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9.
食后即便和老年便秘这两种疾患,都是由于中气不足,从而引起大便的异常变化。在黄帝内经《灵枢·口问篇》中即已指出:"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指出由于中气不足,小便、大便  相似文献   
10.
《养生大世界》2007,(6):4-9
炎黄文化之历代圣贤——哲学家、医学家、养生家,均视音乐为药。以养生延命: 伏羲精造瑟埙调理百病。亦乐亦药,拯救万民苦疾; 三皇五帝试竹苇定五音十二律,通人体十二经脉; 轩辕黄帝研五音应五体,传承后人,撰写医之经典《黄帝内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