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9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03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657篇
综合类   558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91篇
中国医学   21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皮肤损伤后的异常愈合会导致病理性瘢痕的产生。病理性瘢痕的出现不仅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和生理功能障碍。病理性瘢痕的机制研究对于瘢痕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中,动物瘢痕模型是目前研究病理性瘢痕的重要模型手段之一。理想的动物瘢痕模型应该在组织学、细胞学等层面尽可能接近于人类的病理性瘢痕。该文分别从传统技术动物瘢痕中的啮齿类动物模型、兔耳模型和猪模型,以及新技术动物瘢痕模型这两个方面,结合近年来在瘢痕领域应用较多的研究,进行了相应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013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3在瘢痕预防中的作用(综述)董书侠(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郑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41(2).-220~223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TGF)β3是一种健康皮肤形成和胚胎无瘢痕愈合反应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在生长较活跃的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TGFβ2表达增加,TGFβ3表达较低;而在胚胎期皮肤无瘢痕愈合时,TGFβ3的表达水平较高。TGFβ1,TGFβ2和TGFβ3与同一个细胞表面受体复合体结合,TGFβ3则通过与TGFβ1和TGFβ2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比较注射法和手术法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②方法 将 32例病人分A ,B组 ,A组采用以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 ,应用特制的高压瘢痕注射器向瘢痕组织内注射确炎舒松A混悬液 ,注射间期瘢痕外涂去疤霜 ,再用透明敷料安舒妥密封 ,以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和避免玷污衣物。B组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术前1~ 2周在瘢痕组织的周围及基底部注射确炎舒松A混悬液 1~ 2次 ,然后将瘢痕全层切除。术后第 3周 ,切口处皮内注射少量药物 ,并配合安舒妥继续减张并密封药物于切口处 ,以防止切口展宽和瘢痕增生。③结果 A组 84块瘢痕达到治愈、显效、无效标准者分别有 5 7,2 6 ,1块 ,治愈率为 6 8% ,总有效率为 98% ;B组 32块瘢痕达到治愈、显效、无效标准者分别为 12 ,14 ,6块 ,治愈率为 37% ,总有效率为 81%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uc =5 .0 3,P <0 .0 5 )。④结论 以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有效率高 ,但美容效果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可缩小皮损面积 ,但复发率较高。因此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α-MSH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为研究瘢痕疙瘩的形成机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取自患者躯干部位的瘢痕疙瘩皮肤,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DMEM培养液传代、扩增培养,以细胞形态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MSH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应用流式细胞仪从细胞生长及增殖特性方面分析α-MSH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结果α-MSH能够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得到高表达,浓度为10-6 mmol/L的α-MSH可明显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结论α-MSH能够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得到高表达,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对α-MSH的反应性增强表明α-MSH可能在促进瘢痕疙瘩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制32P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32P敷贴器局部敷贴治疗不同类型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方法:10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9例病变厚度≤ 0.3 cm的行单纯敷贴治疗,病变厚度> 0.3 cm的6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敷贴组36例,手术+敷贴组30例。单纯敷贴根据病变表面积大小及形状剪取敷贴片,根据剂量率和衰变校正计算每天敷贴时间,直接贴于病变表面,每天4.0~5.0 Gy/(部位•次),连续4 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4周,总治疗4~6个疗程。幼儿单次剂量控制在每天4 Gy/(部位•次)以下。手术+敷贴组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待手术伤口无渗出后根据伤口形状剪取敷贴片对准伤口敷贴,剂量及疗程同单纯敷贴组。 结果:单纯敷贴治疗对病变厚度≤0.3 cm的39例瘢痕疙瘩治愈32例(82%),总有效率98%;对病变厚度> 0.3 cm的瘢痕疙瘩单纯敷贴和手术+敷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9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病程< 9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和75%,病程较长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3%和77%。治疗过程中有26例在敷帖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烧灼和刺痛感,均以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处理后缓解;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2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炎,以百多邦软膏局部外用后缓解,无出现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病例。治愈患者局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皮肤颜色改变。 结论:32P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治疗安全有效,对病程较短或病变厚度小于0.3 cm的患者可单纯敷贴治疗,病程较长或病变厚度大于0.3 cm患者建议先手术后再敷贴治疗。  相似文献   
6.
郝晋东 《中国针灸》2005,25(7):473-473
李某,男,38岁,干部.1999年6月12日晚8:30入院.病史:当晚在住处不慎被电击伤,当即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约40分钟后被同事发现,急送入医院,来院时见呼吸停止,ECG示室颤.立即施行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持续高流量吸氧并反复行2次电击复律等综合抢救.10分钟后心跳呼吸恢复,但仍深昏迷,时有抽搐发作.在常规予中枢兴奋剂、脱水剂、脑细胞营养剂、激素及能量合剂等药物后,于起病4小时后自主呼吸恢复.次日晨延请会诊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尤砾 《家庭中医药》2003,10(4):56-56
剩饭重热后再吃,或将剩饭炒了再吃,不少人以为这样既卫生又节约。其实,剩饭重热后再吃难以消化,久而久之可能引起胃病。 让我们先来看看米饭中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是怎样在体内消化吸收的吧。首先,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糊精及麦芽糖。其次,是在小肠内由胰腺分泌的胰淀粉酶和双糖酶继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是烧伤外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形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其在遗传机制、免疫作用、细胞增殖与胶原代谢、细胞因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疾病之一,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由轻微外伤所引发。目前的治疗有药物、放射、手术等多种方法,但疗效报道不一。笔者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局部注射联合冷冻治疗瘢痕疙瘩,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评价。方法自2002年3月至2007年9月对82例98处瘢痕疙瘩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根据刘文阁法判断临床疗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60例72处瘢痕治愈69处,无效3处,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局部贴敷硅凝胶膜治疗22例26处瘢痕治愈16处,无效10处。结论瘢痕疙瘩需采取综合治疗,尤以手术切除+电子射线放射治疗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