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48篇
  免费   6462篇
  国内免费   4437篇
耳鼻咽喉   732篇
儿科学   1227篇
妇产科学   1368篇
基础医学   5835篇
口腔科学   1695篇
临床医学   30605篇
内科学   10982篇
皮肤病学   1296篇
神经病学   2217篇
特种医学   67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1篇
外科学   8706篇
综合类   73781篇
预防医学   41658篇
眼科学   1067篇
药学   22996篇
  648篇
中国医学   17214篇
肿瘤学   3274篇
  2024年   598篇
  2023年   2346篇
  2022年   2615篇
  2021年   3068篇
  2020年   3114篇
  2019年   2315篇
  2018年   1433篇
  2017年   2343篇
  2016年   2972篇
  2015年   4935篇
  2014年   12423篇
  2013年   11539篇
  2012年   16387篇
  2011年   18147篇
  2010年   16529篇
  2009年   15201篇
  2008年   16295篇
  2007年   13175篇
  2006年   12406篇
  2005年   12649篇
  2004年   11408篇
  2003年   10542篇
  2002年   8383篇
  2001年   6482篇
  2000年   4898篇
  1999年   3696篇
  1998年   3194篇
  1997年   2656篇
  1996年   2307篇
  1995年   2076篇
  1994年   1623篇
  1993年   1003篇
  1992年   914篇
  1991年   751篇
  1990年   624篇
  1989年   705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7篇
  1958年   38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ISSN 2095-7130、CN 10-1207/R)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主办的睡眠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睡眠医学学术期刊。《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发展传统与现代睡眠医学、促进睡眠医学领域国内外信息交流和传播,为宣传和普及科学睡眠知识提供平台,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2.
3.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和《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相似文献   
4.
《中国内镜杂志》1995年创刊,期刊号ISSN1007-1989/CN43-1256/R,月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获得“湖湘优秀出版物奖”(2015年)及“湖南省双十佳期刊”(2019年)等荣誉,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域出版”以及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内外多个检索系统收录,公开发行。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临床综合类医学科技期刊,由中南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湖南省湘雅医学期刊社有限公司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近视眼防控的工作能力, 围绕近视眼防制, 该文分析了远视储备的意义及其正确运用, 指出目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总结以往他人的经验, 在分析理疗仪器尤其是红光原理的仪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防控近视眼的机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标本兼治的近视防控体系设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生活方式、遵医嘱行为和复发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存在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患者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按时服药、复诊、自我检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25.00%、6.67%,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分阶段护理有助于改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遵医嘱行为,对减少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同步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将社区居民随机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同步健康教育,采用发放书面资料、健康教育讲座、个性化指导、定期复查、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对照组采用发放材料、自由就诊方式。4年后分别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行为方式、治疗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居民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和患者更适合面对面指导,对社区居民预防骨质疏松症实行同步健康教育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机构面临的体系不健全、政府投入不充分、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缺失和能力不足、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体系的碎片化严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衔接不力、机构内部内生动力和活力不足以及体系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做了讨论分析,以期进一步分析在健康中国战略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等宏观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以及疾控体系的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在改革中谋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建立一种以助理全科医师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患者家庭对冠心病出院患者进行连续性管理,适合现阶段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条件的冠心病二级预防新模式。 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纳入“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管理并随访12个月,回顾前1年(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北京市延庆区医院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效果为对照组,就2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循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家属对患者服药种类及次数进行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每3个月测量1次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及戒烟率)的控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经“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掌握率为74%(对照组为38%)、服药依从性为88%(对照组为46%)均明显提高(均P<0.05);吸烟、控制体重等不良生活方式改善不明显(P>0.05),低密度脂蛋白、血压、血糖等指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均P<0.05),2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区与家庭一体化管理”冠心病二级预防模式保障了对出院患者的连续性管理,明显提升冠心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提高循症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肥胖症的相关影响因素与控制对策分析及其对糖尿病发病情况的影响,为制定针对儿童肥胖症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012年5月-2018年1月期间于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进行体检的836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本组研究对象中肥胖症发生率,并调查所有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学校性质、生活习惯等因素与肥胖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将出现肥胖症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将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对象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受损(IFG)、葡萄糖耐量异常(IGT)以及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836名儿童中,89名存在肥胖症,231名儿童体重超重,516名儿童BMI正常,肥胖症发生率为10.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415,95%CI:2.714~12.684,P=0.027)、年龄>10岁(OR=9.328,95%CI:2.413~10.152,P=0.003)、居住地在城市(OR=6.413,95%CI:2.748~8.503,P=0.015)、早餐地点在家里(OR=6.349,95%CI:2.692~8.419,P=0.009)、周末活动时间<1 h(OR=14.928,95%CI:4.210~15.384,P<0.001)均是儿童肥胖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FPG及2 hPBG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FG、IGT及糖尿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肥胖症的发生与外界及自身多项因素有密切联系,还可能诱发糖尿病等并发症,临床中应针对诱导儿童肥胖症产生的具体因素制定相应控制对策,改善肥胖患儿生活质量,使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