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8例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9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及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训练,试验组给予静态平衡仪训练,比较两组静态平衡参数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X轴平均值、Y轴平均值、椭圆区域及平衡线总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X轴平均值、Y轴平均值、椭圆区域及平衡线总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态平衡仪训练应用于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各项静态平衡参数,促进平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刘辉  刘波  伍萨 《中医正骨》2014,(4):307-309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骨盆骨折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5例,足踝部骨折术后7例,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后3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电针治疗后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经电针治疗后5例。病程0.5-24个月,中位数4个月。分别于静态平衡训练前、2周后由同一名测试者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测试,测试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和左右向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指数由训练前1.13±0.61降低至训练后0.95±0.33,前后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70±0.40降低至训练后0.57±0.23,左右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69±0.43降至训练后0.61±0.24。结论: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中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期从事太极拳、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差异。方法选取128名健康老年女性为受试者,根据日常的主要健身项目分为太极拳组、广场舞组、健步走组和对照组;采用平衡测试仪分别测试闭眼双足站立和睁眼右足站立状态下的4个平衡指标值(摆动速度、摆动角度、外周面积和摆动总轨迹长),测试时间为10 s。结果在闭眼双足站立和睁眼右足站立两种状态下,太极拳组、广场舞组和健步走组各平衡指标值分别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与广场舞组相比,两组受试者在两种状态下的摆动速度、摆动总轨迹长以及睁眼右足站立下的外周面积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种状态下,太极拳组4个平衡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健步走组(P0.05);广场舞组与健步走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在两种状态下的外周面积、摆动总轨迹长以及睁眼右足站立下的摆动速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从事太极拳、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的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要优于无锻炼者,且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的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要优于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者,长期从事广场舞锻炼的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要优于健步走锻炼者。  相似文献   
4.
刘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849-2851
<正>据统计,我国老年人跌倒率已接近30%,远高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4 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一次跌倒〔1〕。因年龄增长引发的老年人力量下降、大脑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视觉退化等,导致老年人维持日常生活的平衡能力下降,是造成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攀升的主要因素〔2〕。运动疗法被广泛认为是改善平衡能力,提升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预防和延缓慢性疾病发生以及失能预防的最佳手段〔3〕。油压式阻力环状运动是一种将训练器材摆成环形,在音乐伴奏下不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脊柱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胸腰段脊柱骨折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2组受试者均接受卧位以及坐位下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连续8周。实验组在不稳定支撑面上进行训练,对照组在稳定支撑面上进行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三维步态分析仪对患者的步行能力进行评估,采用Active Balance EAB-100平衡检测仪对患者的立位静态平衡功能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步态参数中的跨步长为(0.54±0.18)m,舒适步速为(0.33±0.23)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立位静态平衡参数中的轨迹长-Romberg率、外周面积-Romberg率、矩形面积-Romberg率、有效值面积-Romberg率、X轴移动重心中心偏差-闭眼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显著改善胸腰段骨折并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疗效优于稳定支撑面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提高患者不依赖视觉反馈的立位姿势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静态平衡功能训练治疗帕金森病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帕金森病平衡障碍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期间2组各有1例退出。对照组予以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实验组在静态平衡功能训练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2组均联合口服美多芭。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中运动部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计时起立-步行测验(TUGT)值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BBS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后实验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TUGT值均短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实验组TUGT值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静态平衡训练可有效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平衡能力,改善患者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7.
设计一台减重式多态康复训练评定系统,通过具有倾斜功能的训练床来实现人体不同程度的减重,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驱动装置来实现患者在减重状态下进行下肢主动屈伸和被动屈伸的运动训练,并能对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状态下的足底压力、运动参数以及静态平衡参数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对4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试,静态平衡各参数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均大于0.7,说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临床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科学数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人体平衡能力是指人体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包括维持某种姿势的能力或受外作用力时调控机体保持平衡的能力,是人体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1-3].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而言,影响人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是支撑面积、支撑面的稳定性、重心高度、体重等因素;在生理学方面,人体平衡能力主要依赖于视觉、前庭器官、本体感受系统的信息输入和神经中枢对其信息的整合与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因此,人体平衡功能发生障碍时的主要表现包括:肌力和耐力的低下;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障碍;视觉、前庭功能、本体感受效率下降;触觉的输入和敏感度降低;空间感知能力减弱等[4-6].  相似文献   
9.
正常人静态平衡姿势图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正常人静态平衡姿势图的影响因素。方法 用平衡仪对 588例正常人进行静态平衡功能测试 ,用t检验对各年龄组性别之间的平衡参数值进行分析。用典则相关分析方法按性别分组对年龄、身高和体重与平衡姿势图的参数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性别之间的平衡参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0 .0 5) ;年龄与男、女两组的平衡参数值均呈正相关 ;女性组身高与平衡参数值呈正相关 ,男性组身高与平衡参数值相关性低 ;男女两组的体重与平衡参数值均呈正相关。结论 性别和年龄影响平衡功能 ,随着年龄的增加平衡功能下降 ,36~ 50岁和 51~ 65岁的男性平衡功能较女性差 ,2 0~ 35岁和 66~ 79岁的女性平衡功能较男性差 ;随着体重增加 ,平衡功能下降 ;随着身高的增加 ,女性平衡功能下降 ,而身高对男性平衡功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规律性锻炼对改善中老年妇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荣 《医学综述》2013,19(12):2281-2283
目的探讨太极拳规律性锻炼对中老年妇女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老干科疗养的90例女退休干部随机分为太极拳组和对照组,各45例。太极拳组进行规律性的太极拳锻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健身运动。比较两组的步态指标、重心X-Y方向动摇轨迹长、重心包络面积。结果太极拳组的步态跨度、摆动关节活动范围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太极拳组的重心X-Y方向动摇轨迹长和重心包络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律性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中老年妇女的静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