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为传统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各41例,评价两组术后不同阶段附着龈宽度、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改善效果,并评价患者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56.1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70.73%比较明显更高(P <0.05)。结论针对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利于快速恢复附着龈增加宽度,改善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效果,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度,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我在给刚出生3周的孙子洗澡时发现其颈部一侧有一肿块,有些硬,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先天性肌性斜颈。请问,先天性肌性斜颈该怎么治?河南焦作刘长青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是由胸锁乳突肌内的纤维瘤病所致,在出生时或在生后的前两周内扪及肿块。右侧较左侧常见,病变可以累及全部肌肉,但更多的病变只累及胸锁乳突肌的近锁骨附着点。肿块在生后2个月内最大,以后其体积维持不变或略有缩小,通常在1年时间内变小或消失。如果肿块不消失,肌肉将发生永久性纤维化并挛缩,如不治疗将导致永久性斜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建立人体下肢肌肉功能的数学模型并编写相应的计算机软件,为人体运动过程中的下肢各肌肉力学描述及评估提供快速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利用现有的国人下肢肌肉附着点的三维坐标数据及其与体表骨性形态学参数的回归方程等相关研究成果,利用VisualC++6.0平台,编写下肢肌肉功能评定软件。结果软件系统可输出任意模拟姿态或实际运动过程中的下肢肌肉功能参数。结论本研究成果可从肌肉动力学层面来指导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提高运动成绩,也可应用于相关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肌骨超声诊断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2例关节炎病人,其中痛风性关节炎病人41例作为痛风组,非痛风性关节炎病人41例作为非痛风组。采用肌骨超声检查2组病人软组织肿胀、腱鞘炎以及滑囊肿胀等情况,评价超声诊断痛风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痛风组病人共检出59处关节病变,非痛风组病人共检出70处关节病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病人韧带内高回声点、痛风石、高回声点和平行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痛风组(P<0.01),腱鞘炎和骨侵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非痛风组病人(P<0.01);2组病人滑膜增生、血流、滑囊炎、骨化和附着点骨面侵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组病人肌骨超声的临床表现痛风石、平行线、韧带内高回声点以及高回声点等一个及以上的敏感性为89.98%,特异性为65.09%。结论:韧带内高回声点、痛风石、高回声点、平行线、腱鞘炎以及骨侵蚀等肌骨超声表现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本研究摘要目的是比较高频超声与MRI对急性髌骨横向脱位后(LPD)内侧髌股韧带撕裂(MPFL)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急性LPD病人进行高频超声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康复》2020,(2):73-73
对于跟腱病的治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和针刺(DN)在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方面卓有成效。这项研究比较了这两种干预措施对非附着点跟腱病变的疗效。受试者为病程在3个月及以上的非附着点跟腱病的患者。入组时评估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和拟人化数据,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肌腱的超声检查。PRP组使用21号针头向肌腱注入5 ml 2%的甲哌卡因,将自体PRP注入损伤最严重的部位置,然后在该部位的近端和远端,注入总计4~5 mLPRP。以1周为间隔进行3次注射。干针针刺组使用21号针头,每周一次在跟腱上进行多次纵向穿刺,持续3周。在第二次治疗后,建议患者每日进行离心训练和牵伸,持续至少3个月。预后评价包括维多利亚运动学院跟腱评分问卷(VISA-A),并通过0~10厘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疼痛。  相似文献   
8.
<正>地方性氟中毒是我国常见地方病之一,多由燃煤污染或饮用水中氟含量超标所致,可累及全身多处骨骼、韧带、肌腱及关节。其中,氟骨症胸椎管狭窄症由韧带肌肉附着点、关节突受累所致,常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引发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等神经症状。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本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7例氟骨症胸椎管狭窄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49例和为干预组48例,2组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测胎儿房室瓣附着点位置差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胎儿房室瓣附着点位置差异(mitril valve-tricuspid valve distance,MTD)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评价MTD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412例正常胎儿和20例房室瓣异常胎儿MTD,并与尸体解剖或产后追踪结果对照,评价其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病的临床价值。结果正常胎儿心脏MTD随孕龄增加而增加,存在显性线形关系(R=0.828,P〈0.001),MTD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22~6.82mm。5例三尖瓣下移畸形,MTD均大于同孕龄组正常值上限;9例完全性或部分性房室间隔缺损,MTD消失或小于同孕龄组正常值下限;6例房室瓣发育不良,MTD测值正常。结论胎儿心脏四腔观测量MTD简单、方便、可靠,为产前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标准,为产前诊断房室间隔缺损提供了新线索,有助于鉴别三尖瓣下移畸形和其他房室瓣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