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1.
杜鹃花科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mith)植物全世界共有7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我国有5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西藏。本科植物有毒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本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类木藜芦烷型二萜(grayanoid),来源于木藜芦属(Leucothoe D.Don)、马醉木属(  相似文献   
2.
柳叶金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柳叶金叶子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两种化学成分,经波谱学鉴定和理化常数对照,确证为已知的日本杜鹃素Ⅱ和Ⅲ。  相似文献   
3.
宋丽华  杨胜祥  李跃中  姜坤 《中草药》2009,40(9):1377-1380
目的 研究金叶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正相硅胶、RP-18、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制备HPLC和光谱方法 分离鉴定化学成分.结果 从金叶子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23-trihydroxyurs-5,12-dien-28-oic acid(Ⅰ)、2α,3β,23-trihydroxyurs-12-an-28-oic acid(Ⅱ)、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Z)-2-[(2'R)-2'-hydroxydocosanoilamino]-8(Z)-octadecene-1,3,4-triol(Ⅲ)、槲皮素-3-O-β-半乳吡喃糖苷(Ⅳ)、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苷(Ⅵ)、山柰酚-3-α-鼠李吡喃糖苷(Ⅶ)、金叶子毒素-Ⅶ(craibiotoxin Ⅶ,Ⅷ)、金叶子毒素-Ⅷ(Ⅸ)、proanthocyanidin A-2(Ⅹ).结论 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叶子(Craibiodendron yunnanese W.W.Smith)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65%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金叶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catechin)(1),3,3’,4’,5,6,7,8-heptahydroxyflavan(2),十五碳酸(3),槲皮素(quercetin)(4),乌苏酸(3β-hydroxyurs-12-en-28-oic-acid)(5),棕榈酸(palmitic acid)(6),Benzoicacid,4-[2-(4-methoxyphenoxy)ethyl(]7)。结论:化合物1,2,3,5,7为首次从该种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叶子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正相硅胶、RP-18、大孔吸附树脂和Sephadex LH-20)、制备HPLC和光谱方法分离鉴定化学成分。结果从金叶子的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α,3β,23-trihydroxyurs-5,12-dien-28-oic acid(Ⅰ)、2α,3β,23-tr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Ⅱ)、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Z)-2-[(2′R)-2′-hydroxydocosanoilamino]-8(Z)-octadecene-1,3,4-triol(Ⅲ)、槲皮素-3-O-β-半乳吡喃糖苷(Ⅳ)、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苷(Ⅵ)、山柰酚-3-α-鼠李吡喃糖苷(Ⅶ)、金叶子毒素-Ⅶ(craibiotoxin Ⅶ,Ⅷ)、金叶子毒素-Ⅷ(Ⅸ)、proanthocyanidin A-2(Ⅹ)。结论化合物Ⅲ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叶中获得。  相似文献   
6.
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柳叶金叶子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鼠李糖苷(2),槲皮素-3-O-阿拉伯呋喃糖苷(3),(-)-表儿茶素(4),proanthocyanidin A-2(5),procyanidin B-2(6),(-)-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7),lyoniside(8),sitosteryl-3β-glucoside-6′-O-palmitate(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二十八烷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7.
杜鹃花科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mith)植物全世界共有7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我国有5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西藏。本科植物有毒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本科植物所特有的一类木藜芦烷型二萜(grayanoid),来源于木藜芦属(Leucothoe D.Don)、马醉木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