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68篇
  免费   1640篇
  国内免费   367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98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436篇
内科学   690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7419篇
预防医学   1645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1723篇
  11篇
中国医学   21615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331篇
  2023年   1077篇
  2022年   1224篇
  2021年   1137篇
  2020年   885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757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235篇
  2012年   1662篇
  2011年   1769篇
  2010年   1488篇
  2009年   1535篇
  2008年   2117篇
  2007年   1543篇
  2006年   1423篇
  2005年   1625篇
  2004年   1593篇
  2003年   1270篇
  2002年   1286篇
  2001年   1131篇
  2000年   1034篇
  1999年   718篇
  1998年   676篇
  1997年   620篇
  1996年   513篇
  1995年   754篇
  1994年   727篇
  1993年   582篇
  1992年   445篇
  1991年   385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64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梓桐  陈为 《中医药导报》2019,25(19):140-141
通过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中药治疗高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患者2例。2例患者分别辨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和肝脾不和,肝郁脾虚证,分别运用酸枣仁汤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和柴胡疏肝散合酸枣仁汤加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说明中医药辨证治疗垂体微腺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向楠教授系湖北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湖北中医名师、首届湖北省中青年知名中医、武汉中青年中医名医,培养学术继承人及硕士、博士等50余名,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擅长应用中医药防治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余有幸跟师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其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于下,与同道共享。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1次,约100 ml,后痰中带血,为粉红色。既往心房颤动病史,未规律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肝炎、结核、疟疾等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接种史不详。于2019年5月22日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右下肺浊音,听诊右下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海地瓜重金属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寻找重金属污染物去除方法并保障其食用安全,以利于大规模开发海地瓜资源,丰富海参市场。方法依据现行国家标准的检测方法对海地瓜及刺参的体壁(含内脏)、仅体壁和(或)表皮(刺参无表皮)三个部位进行重金属污染物和营养素含量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单因素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和Wilcoxon检验)分析。结果重金属污染物主要富集在海地瓜的表皮。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海地瓜机体中重金属铅、无机砷、铬的含量:表皮体壁+内脏体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5、16.08、9.90,均P0.05),甲基汞、镉的含量分布较均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去除表皮后海地瓜机体的重金属含量,铅、无机砷、甲基汞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9.14、6.35、7.33,均P0.05),手工去皮与酶解去皮相比二者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地瓜基本组成水分含量最高,最少的为粗脂肪;矿物质中,钠、钙、铁、镁元素的含量始终位居前四位,含量最少的为铜元素。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手工去皮后与未去皮相比,除钙元素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5),其他营养素均没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地瓜经手工去皮或酶解去皮后,铅、无机砷、甲基汞、镉和铬的重金属含量均小于相关标准的最高限量值,说明去除表皮后海地瓜的重金属限量完全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且去皮没有减少海地瓜的营养素。故建议在食用过程中应尽量地除去海地瓜表皮,有关部门在制定海地瓜及其制品的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时,重金属限量的检测值应考虑去除表皮。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病因较多,病情变化迅速,证型繁杂,不同的文献中证候分类差异较大。证候分类的繁杂给临床工作者治疗中风病带来极大不便。本文对以证候要素(内风、内火、痰湿、瘀血、气虚、阴虚)为切入点论治中风病的理论进行探讨,并举例论证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核心穴位及配伍穴相关性,并对电针波型进行探讨。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数据库(VIP)中从1954年1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中文文献,利用Excel表格工具建立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数据库,利用Matlab2014a软件进行节点中心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利用Gephi0.9.1软件制作复杂网络示意图对分析结果进行描述和展示,利用Excel表格工具制作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不同波形比例饼状图并分析其规律。结果选定43条电针处方: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主穴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膻中穴、足三里、肩井穴;配伍穴位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脾俞穴;经络核心度前三位依次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阳胆经。配伍穴位相关性分析中,相关性频度前三位组合依次为太冲穴-太溪穴、太冲穴-肾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电针波形中以连续波与疏密波常见,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处方以足阳明胃经为最多,其次为任脉;电针波型以连续波为主。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脉包括经(气)络和血(脉)络,清代周学海《读医随笔》将气络末端称为"气之细络",脉络末端称为"血之细络"。心之气络涵盖心脏起搏与传导系统等广泛调控机制,心之脉络涵盖冠状动脉循环系统,心之气络与脉络相互协调,营卫相偕而行,共同维持心脏正常功能。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营卫异常而发为心律失常,基于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损其心者,调其营卫"(《难经·十四难》)治疗原则指导心律失常辨证论治,同时充分结合现代致病因素和致病特点,分别选用调节卫气营血之方药,标本兼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8)
目的分析《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成方规律。方法遴选并整理《新编国家中成药》中关于治疗失眠的中成药处方,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进行频数统计、SPSS Clementine 12.0中的Apriori版块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其中前者采用系统聚类法中的二分类变量资料的Ochiai算法,后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果共纳入227个中成药处方,使用频次超过15次以上的中药有41种,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20条;3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43条,4味药物组成关联规则2条;聚类分析提取出具有同质性的药物组成11组;因子分析共得到公因子14个。结论《新编国家中成药》中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高频药物以补虚药、安神药、健脾祛湿药为主,药对规则体现出以麦冬→五味子滋阴宁心、茯苓→酸枣仁健脾养血补心的特点;茯苓→白术为具有代表性的健脾祛湿药对,而补益药对重在运用当归、白芍、熟地黄等中药滋肝养血,并适当加入川芎以活血化瘀;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所体现的治法以温肾助阳、补肾填精、清肝泻火为主,其中温肾助阳大多入鹿茸、淫羊藿、菟丝子等壮阳之品,补肾填精可伍黄精,清肝泻火则以黄芩为妙。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