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谓"刺家不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荣东  李辉 《中国针灸》2005,25(10):751-752
在<素问·长刺节论>有"刺家不诊,听病者言"的著名论述.历代医家多将"刺家不诊"解释为"不必待诊"或"不必诊脉".纵观<黄帝内经>全书,无时不在强调诊脉的重要性,在此突然出现此语,如果解释成"不必诊脉",则与全书思想相悖.况且,"听病者言"本身就属于"诊法"的内容之一.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凡将用针,必先诊脉"是针刺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书中有诸多文字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如<灵枢·经脉>在十二条经脉的每一经脉之后,都有类似的脉诊论述:"……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而在<灵枢·终始><灵枢·逆顺><灵枢·禁服>等均有关于脉诊的详尽论述.  相似文献   
2.
<正>四诊都有哪些内容?在中医诊断的四诊中,诊脉属于"切"的内容。大家如果仔细观察中医诊脉,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很不直观,你不能打开血管看它是怎么跳动的,你要通过手指头感受,大家知道每个人手指的灵敏度是不同的。你经常干活就厚,摸着就不灵敏,天天打篮球也不灵敏,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教起来就更费劲了。所以,中医形容脉诊,有句话,叫"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古代的时候,还是比较重视诊脉的,古代很多医生是切脉如神,一切脉就知道病  相似文献   
3.
都说多吃水果养颜美容!多吃水果帮助消化!水果的好处多得说不完,吃水果减肥,好吃、会饱,却不会太过“滋补”。水果成了健康、美容、减肥的万灵丹。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这里我们为你的水果减肥美容的“八大偏方”诊诊脉,也许你的水果偏方对你来说暂时见效,但是它们却不是万能的。过份依赖水果,非但不能减肥美容,还可能对你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脉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绪良 《光明中医》2006,21(12):17-17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脉诊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章虚谷言:“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诊脉是切诊中的主要内容,因而诊脉绝非可有可无,但由于受前代眼科著作中:“目不专重诊脉说”和现代眼科检测仪器的引进,以及四版《中医眼科学》教材中,只有诊断概要,而无眼科诊法,更无望、闻、问、切,四诊;五版《中医眼科学》教材眼科诊法中:“至于切脉多居问诊与眼部望、问诊之后,以作参考,……,相对来说,眼科的诊断舍脉从证者确实不少”。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诊脉在眼科领域内的作用似乎不很重要,即使应用也多应付,故有讨论的必要,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引用早期医学文献达数十种之多,<内经>的许多篇章即为传承和发挥这些古医经之作,其中"九针之经"(亦称<针经>)是<内经>撰著者所依据的最重要的古经之一."九针之经"写成于针、毫针等九种金属针具发明之后,有9篇、60篇和81篇等多种不同的传本.九针的使用,不仅带来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在针刺治疗的长期实践中促进了经脉、络脉及俞穴的进一步发现,从而完成了人体经络系统的构建;对经绺的深入认识与把握又推动了脉诊的进步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九歌 《癌症康复》2012,(1):41-43
自《黄帝内经》中有关中医记载以来,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诊脉文化丰富多彩,其中不乏很多有趣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8.
《内经》非常强调针灸理法及脉象之诊察,其根本是重视病证病机,诊脉作为辨证的重要手段,在针刺治疗中有着特殊意义,在现代针灸治疗中也仍有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孙思邈,自号孙真人,唐初著名医学家,总结唐以前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著《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孙氏学识渊博,品德高尚,其学术思想是多方面的,如重视医德与医术相结合,将医为仁术的精神具体化;重视对药学和方剂学的研究,被后世誉为药王;研究伤寒的观点和方法对后世启发颇多;提倡食治与养性、养老等。此外,孙思邈在针灸学研究方面亦十分突出,他保存了唐以前重要的针灸文献史料,并首绘彩色《明堂经图》;明确指寸取穴法,勘定穴位,发展经穴理论;完善针灸治疗大法,重视针灸预防与治疗作用;临证重视诊脉刺灸,治疗疾病针、灸、药并重,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今以《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二书中的针灸内容为据,探讨孙思邈在针灸学方面的主要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寄居在外祖母家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忧郁成疾。经常夜不能寐,发热盗汗,咳嗽不止,有时还咯血痰。王太医经过诊脉,认为“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并提笔处方“逍遥散”。方中第一味药便是柴胡,在旁陪同的贾琏提出质疑:“血热上冲,柴胡使得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