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屈光不正与视盘形状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佳矫正视力方法.方法:对84例传统检影试镜方法视力得不到矫正,视盘形状异常者,调整屈光镜片.结果:视盘形状异常者多为近视或近视散光,且检影与试镜球面镜屈光度存有-0.5D~-3.0D的差异,视盘偏斜者视力矫正理想,单侧视盘异常者部分伴有斜视.结论:了解视盘形状及屈光镜片的调整规律,对防治斜视、弱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白内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8者466例,包括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8者199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同等条件下,3.5mm小切口PHACO术优于6mm切口PHACO术,更优于ECCE术;术前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正相关,患者年龄与术后视力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我国眼视光学近五年十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通过学组委员投票的方式遴选出代表我国近5年(2009至2013年)眼视光学临床和基础研究领域最突出的10项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近视眼临床和基础研究、屈光手术和视觉质量研究、角膜接触镜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视觉认知和低视力康复研究的开展及临床推广、新型技术和检查设备的应用等5个方面.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目前我国眼视光学在国际同领域的水平和影响力,部分研究成为我国眼视光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4.
如果问起“视力多少为正常”,相信许多人一定会脱口而出:“当然是1.0以上。”其实不同年龄的正常视力是不同的。我们一般所说的视力,也称为视敏度,反映的是眼底黄斑区的视功能。视力又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后者为阅读视力。大家知道,视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巩膜外加压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出现视网膜下液(SRF)的危险因素和对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了横断面研究和队列研究设计。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接受巩膜外加压术后视网膜成功复位的RRD患者104例(104只眼),其中男性58例,女性46...  相似文献   
6.
远视性屈光参差, 往往伴视疲劳, 度数较高眼易于形成弱视。为了避免屈光参差配镜后出现不适, 往往会选择远视眼欠矫, 使其长期处于调节紧张状态, 屈光术后早期可出现假性近视。本例20岁女性患者采用自体角膜基质透镜移植矫正远视, 术后经过规范的训练, 在短期内左眼视功能改善, 裸眼视力快速提高, 双眼视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辽宁省抚顺市将军街道15个社区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居民1 537例, 男性623例, 女性914例, 年龄(61.1±8.4)岁。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院视功能量表(NEI-VFQ-25)中文版来评估受检者的VRQoL。受检者分别按年龄、性别、有无视力损伤、受累眼进行分析。不同人群间量表分数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H检验。将每只眼分为无DR、轻度非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中度NPDR、重度NPD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判断受检者双眼DR严重程度, 按7级DR综合等级进行分级。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评估DR严重程度与量表分数的线性关系;采用局部加权回归来评估DR综合严重程度与量表分数之间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 1 537例受检者中无DR者836例(54.4%), 轻度NPDR 479例(31.2%), 中度NPDR 90例(5.9%), 重度NPDR 72例(4.7%), PDR 60例(3.8...  相似文献   
8.
后发性白内障切开孔径大小对视野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hen F  Li RC  Wa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5):294-297
目的 探讨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2mm和 4mm不同切开孔径对视野的影响 ,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将 4 0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Ⅱ级混浊患者随机均分为 2mm切开孔径组和 4mm切开孔径组 ,行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后 1 5个月检查中心 30°和周边 6 0°视野。以 2 1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透明患者 (透明组 )为对照 ,对各组视野检查指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mm切开孔径组视野检查的平均偏差为 - 8 6 5± 3 96 ,样本标准差为 5 71± 2 6 0 ,中心 10°总光敏感度值为 2 89 30± 4 3 6 3,周边 6 0°总光敏感度值为 5 5 8 2 0±197 2 7,与透明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4mm切开孔径组视野检查的平均偏差为- 4 0 8± 2 73,样本标准差为 3 0 5± 2 13,中心 10°总光敏感度值为 336 5 4± 34 32 ,周边 6 0°总光敏感度值为 94 5 95± 2 4 4 74 ,与透明组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2mm切开孔径虽可获得较佳视力 ,但对视野影响较大 ,表现为弥漫性光敏感度下降和视岛不规则局限性压陷 ;而 4mm切开孔径对视野的影响较小 ,为较佳的晶状体后囊膜切开直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影响人眼视敏度的主要因素,即受到光的衍射斑纹的限制;神经细胞分辩能力的限制;以及照明亮度的影响等,并通过数字计算、证明了人眼可分辨的最小视角为1分。  相似文献   
10.
为加深对裸眼远视力和屈光矫正意义的再认识,首先对正常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双眼视力作进一步的阐述,并对屈光矫正镜度、合理的屈光矫正镜度和验光注意事项加以说明,结论是双眼矫正镜片的焦度必须适当,才能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