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9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异相氯磺化的方法,使聚乙烯(PE)中空纤维膜进行氯磺化反应,并将反应产物进一步水解和离子交换,可获得具有离子交换功能的磺化聚乙烯(SPE)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应用渗透蒸发膜分离方法,研究磺化聚乙烯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对水/乙二醇混合物的分离效果。讨论了反离子的种类、渗透蒸发分离温度和水/乙二醇混合液的组成等对磺化聚乙烯中空纤维离子交换膜的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308.15K时乙醇和苯在含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的嵌段共聚聚氨酯膜中的吸收动力学曲线。结合吸收-络合吸附双模式传递模型,研究了聚氨酯膜的微相分离程度、软硬段的比例和组成以及软段分子量等因素对溶剂在膜中溶解和传递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聚4-甲基戊烯-1(PMP)为膜材质、分别以环己烷、三氯乙烯以及环己烷/三氯乙烯为溶剂,以浇铸法制备了PMP的均质致密膜。研究了不同溶剂体系的相对溶解能力和挥发速度对PMP膜结晶度和形态结构的影响,并对成膜的渗透汽化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制剂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欧文 《海峡药学》2003,15(2):49-51
因中草药制剂工艺存在种种问题,而膜分离技术则以其高效、节能、绿色等优点在中草药制剂尤其在中草药注射剂、口服液中应用越来趣多。其代替传统的制剂工艺实有可能。本文亦针对其在中草药制剂中的应用作了一番探讨,以期更科学、更合理的应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5.
林欧文 《国医论坛》2003,18(4):44-45
膜分离技术 (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 ,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 ,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的技术。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 ,通常含有生物碱、有机酸、苷类、酮类、酚类以及无机盐、蛋白质、鞣质、多糖、淀粉等 ,因此有必要对中草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膜分离技术在此则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虽然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尚未被普遍采用 ,但已倍受关注。1 中草药制剂工艺存在的问题目前 ,中草药制剂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中草药的传统剂…  相似文献   
6.
“血府逐瘀口服液”是由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等11种中药材并添加蜂蜜配制而成。蜂蜜的加入对复方成份起了絮凝和结团作用,使产品出现沉淀。作者采用平均孔径为0.45μm、2μm和5μm的微滤膜以及截留分子量为10000和30000道尔顿的超滤膜进行了终端膜分离试验。结果表明膜分离可以使产品得到澄清,分离除去杂质后的口服液产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其芍药甙浓度提高了2~6%。在试验条件下,求取了膜分离过程的膜通量与污染速度数据,并推断可能的单程膜分离处理量,为放大试验或生产装置选择设计参数提供了参考。本文系攀登计划支持性课题——“膜组件污染与再生过程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膜技术在医疗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它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分离新方法.这种膜可以是固相、液相或气相,但必须具有选择性通过物质的特性[1].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要由于主动脉壁内膜撕裂,血流自裂口处进入主动脉中层,使动脉中层与外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一假腔。主动脉夹层的年自然发病率约1/100000。作为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治疗,预后很差。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膜分离技术是21世纪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在物质分离中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食品净化、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与优化等工业领域。中药(含复方)来源丰富、化学组成多元化,作为一类特殊的物料,分离操作贯穿整个工艺流程,并且是整个生产过程的主体部分。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中药制药行业逐渐将新型分离材料及其相关技术,如膜分离技术、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等用于工业生产。基于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对近10年来该技术在中药(含复方)分离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膜分离技术深入应用于中药(含复方)的高效分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丁菲  李除夕  周颖  莫冬萍  郭立玮 《中草药》2019,50(8):1759-1767
面向绿色制造的中药制药工艺路线设计,亦称"绿色设计",其目的是极小化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协调优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制药分离工艺技术与药物绿色制造息息相关,"环境、性能和成本"三大要求和成熟度、分离技术原理是制药分离工艺绿色设计的基本要素,"清洁工艺"可降低原料及能源耗损,切合"预防优于治理"的理念,也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以构建膜与树脂技术系统集成为例,介绍中药制药工艺绿色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对中药制药分离工艺设计的技术经济问题开展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