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2篇
  免费   369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833篇
内科学   35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4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787篇
综合类   2050篇
预防医学   74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915篇
  3篇
中国医学   603篇
肿瘤学   22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521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00篇
  2003年   253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4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运用CT区分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穿刺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脾脏病变的发病年龄、性别、脾脏指数、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强化幅度、强化方式等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脾脏病变中,11例血管性病变(6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9例淋巴瘤;两组间发病年龄、病变大小、数目、有无液化、钙化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脾脏指数、动脉期强化幅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例海绵状血管瘤呈不均匀性强化,1例呈渐进性填充式强化,2例窦岸细胞血管瘤呈“雀斑征”,1例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呈“辐轮征”;9例淋巴瘤实质部分均呈均匀、轻中度强化。结论 脾脏血管性病变与淋巴瘤CT表现不同,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本院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的70例卵巢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MRI检查,对比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卵巢肿瘤ADC值和不同类型卵巢肿瘤DWI信号。结果 70例患者中恶性卵巢肿瘤26例(37.14%),良性卵巢肿瘤44例(62.86%);恶性卵巢肿瘤ADC值为(1.52±0.30)×10~(-3) mm~2/s,高于良性卵巢肿瘤的(0.94±0.2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卵巢肿瘤分级增加,ADC值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卵巢肿瘤DWI信号强度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WI及ADC值均可有效鉴别区分卵巢肿瘤良恶性,便于指导临床早期准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CT腹部模式常规和非常规扫描次数、高曝光剂量扫描对家兔急性脾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6只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1)高曝光剂量CT扫描组36只。采用约为常规剂量2倍的腹部CT扫描模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再将其分两大亚组,每组18只。①腹部模式一次性扫描组(一次性扫描组):CT扫描层厚为2.5mm分别连续扫描3、6、9、12、15和18次,48h后剖杀;②腹部模式重复扫描组(重复扫描组):CT扫描层厚以5mm分别连续扫描2、4、6、8、10和12次,24h后重复上述扫描,24h后剖杀。(2)常规CT扫描组:5只,采用常规次数和曝光剂量对大白兔进行全身扫描,48h后剖杀。(3)健康对照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取脾组织作病理分析。结果光镜病理结果:①一次性扫描组:连续扫描6次时出现红髓髓窦略扩张、淤血;连续9-18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可见网状组织细胞增生和吞噬含铁血黄素。②重复扫描组:共8次扫描时出现红髓髓窦轻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16-24次扫描后,脾脏出现红髓髓窦扩张、淤血,散在中性粒细胞浸润,间或有组织细胞增生。结论常规脾脏CT扫描是非常安全的;在非常规扫描次数和高曝光剂量下,CT辐射可能会引起家兔急性脾组织的异常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急诊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脾脏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以下简称断流术),急诊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补脾不若补肾,补肾不若补脾”语出《传忠录》。补脾者东垣之医疗观点,补肾者景岳之学术精髓,二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脾与肾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和价值,从而间接地引出了脾与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复方环丙沙星栓的系数倍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系数倍率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栓中环丙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和100.70%,RSD分别为0.77%和0.45%。  相似文献   
9.
<正>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56岁,干部。于2001年2月21日以“脾淋巴瘤”由血液科转入肝胆科。转科时情况:1年前诊断为“脾淋巴肿瘤”,给予CHOP+MYX(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及氨甲喋吟)方案及干扰素治疗,脾回缩明显,2月前再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脾破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传统大多采用脾脏切除术治疗。但随着现代医学的深入研究,探讨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已成为保留脾脏的一种重要措施。本研究对我院1986—2005年非手术治疗62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实践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