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23篇
  免费   1652篇
  国内免费   683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852篇
妇产科学   2296篇
基础医学   224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0949篇
内科学   130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329篇
特种医学   1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1101篇
综合类   13891篇
预防医学   7772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7672篇
  56篇
中国医学   1155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212篇
  2023年   926篇
  2022年   1038篇
  2021年   1091篇
  2020年   1180篇
  2019年   1012篇
  2018年   560篇
  2017年   1008篇
  2016年   1060篇
  2015年   1455篇
  2014年   2656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3246篇
  2011年   3400篇
  2010年   3001篇
  2009年   2647篇
  2008年   3017篇
  2007年   2592篇
  2006年   2507篇
  2005年   2538篇
  2004年   2118篇
  2003年   1920篇
  2002年   1541篇
  2001年   1278篇
  2000年   1000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709篇
  1997年   608篇
  1996年   632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524篇
  1993年   359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347篇
  1990年   236篇
  1989年   21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无创DNA检测在诊断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2 048例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产妇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DNA检测;将羊水穿刺检测结果或是分娩结局(新生儿娩出后儿科医生检查结果)视作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金标准",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DNA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超声检测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22.9%、98.5%,无创DNA检测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1.0%、99.0%,联合检测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6.7%、99.7%;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94.7%、98.6%、98.4%)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71.3%、88.4%、87.6%)、无创DNA单独检测(79.8%、94.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无创DNA检测在诊断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中应用价值高,能有效降低误诊、漏诊风险,提高高危产妇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准确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输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胎儿贫血致胎儿水肿的病例进行经脐静脉宫内输血治疗,输血孕周21+6~30+5周,输血量为15~60 ml,输血1~2次。结果:宫内输血后胎儿贫血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MCAPSV值4例降低,1例未改变,1例增高。胎儿腹水及水肿4例消失或减轻,1例无改善,1例继续加重。分娩4例新生儿3例存活,随访其身高、体重及神经行为发育均正常,1例新生儿RDS死亡,2例胎死宫内。结论:宫内输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胎儿宫内治疗手段。输血后的胎儿成活率与其本身的疾病状态有关,明确胎儿贫血、水肿原因及掌握宫内输血适应证对改善胎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在胎儿水肿原因不明时仅靠宫内输血改善贫血并不能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诊断价值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疗的1400例单胎孕妇作为筛查对象,应用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根据检查结果将胎儿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合胎儿超声心动图进行CHD的诊断,计算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对筛查CH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将所有胎儿根据出生后结局分为健康组、低危组和高危组,比较3组不同妊娠结局胎儿的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结果1400例胎儿中颈项透明层厚度、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115例占8.21%,产前诊断CHD为9例占0.64%,其中5例颈项透明层增厚,6例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二者筛查CH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5.56%、95.99%和66.67%、95.62%。高危组颈项透明层厚度显著高于低危组和健康组,高危组心房收缩期速度(A)显著低于低危组和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静脉前负荷指数(PV-PLI)、肺静脉峰值流速指数(PVPVIV)、PV-S/A和左心心肌运动指数(Tei指数)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和低危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3组S/D比值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项透明层增厚、肺静脉血流频谱异常导致CHD的发生风险增加,并对胎儿不良预后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因此对高危胎儿进行肺静脉血流频谱和颈项透明层厚度的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CHD诊断和预后评价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847-849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33例PICU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0例和非VAP组283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出生体重、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ICU住院时间及吸痰次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经口插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吸痰次数是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口插管、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早期使用抗生素及吸痰次数是导致PICU患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6.
7.
8.
器官移植术是20世纪出现的针对器官功能衰竭的最有效治疗方法,每年拯救全球超过12万例患者。但供器官短缺的现状,与器官移植技术和辅助药物的发展不匹配,制约了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我国自2015年起已成为全球器官捐献和移植大国之一,2017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数量超过5 000例,占全球捐献总量的15%以上。黄洁夫教授总结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国模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移植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本文通过整理全球及各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数据,剖析全球现状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索我国公民器官捐献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实现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的"自给自足"。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