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4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56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16篇
中国医学   72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肉桂解毒效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应用肉桂解救草乌。附子等食物中毒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Thirteen new 1-ethyl-6-fluoro-1,4-dihydro-4-oxo-7-(4-aroyl-thiocarbamoyl- 1 piperazinyl)-3-quinoline carboxylic acids were prepare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HNMR and MS spectra.Preliminary pharmacological tests indicated that some of compounds Ia~m possess strong inhibiting activity against Escherichia coli, Bacillus subtilis and Proteus at concentration of 100 μg/ml.  相似文献   
3.
万年蒿中肉桂酸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蒿属植物万年蒿(Artemisia sacrorum Ledeb.)地上部分首次分得4个肉桂酸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分析,分别鉴定为邻-羟基肉桂酸酯苷(O-hydroxycinnamoyl-β-D-glupyranoside,Ⅰ)、邻-羟基肉桂酸(O-hydroxycinnamic acid,Ⅱ)、咖啡酸(caffeic acid,Ⅲ)、2,5-二羟基肉桂酸(2,5-dihydroxycinnamic acid,Ⅳ)。  相似文献   
4.
5.
鲜人参中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产鲜人参中分离出4种单体化合物。其中3种经理化及光谱鉴定分别为丙二酸单酰基人参皂甙-Rb1,-Rb2,-Rd。  相似文献   
6.
人血清中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污染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我国一般人群体内的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负荷水平。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仪联机选择性监测离子法(m/z=499),测定被调查血清中PFOS浓度。结果 男女血清中PFOS浓度几何均数分别为40.73和45.46μg/L,血清PFOS浓度与年龄无关。结论 我国一般人群体内也存在PFOS污染物,而且血清PFOS浓度高于美国人和日本人水平。  相似文献   
7.
N1—酰基—5—氟尿嘧啶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5-Fu,1)分子的 N原子上引入不同基团制备毒性低、疗效高的前体药物,已取得一些成效,例如喃氟啶(FT207),双喃氟啶(FD-1)、卡莫氟(HCFu)和 N_1-乙酰一N_3-邻甲氧基苯甲酰-5-氟尿嘧啶等,经药理实验证明后者抗瘤活性较 FT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硅酸甲酯(TMOS)的水解缩合反应制备了聚甲氧基硅氧烷(P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a(OH)b(OCH3)c]n。用丙烯酸-2-羟乙酯(HEA)进行酯交换后,制的功能化产物聚丙烯酰氧基甲基硅氧:烷(PAMOS),其分子式可表示为:[SiOd(OH)c(OCH3)f(OCH2CH2OCOCH=CH2)g]k。通过二氧化硅分析、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方法确定了分子式中a、b、c、n及d、e、f、g、k的值,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用Di1荧光染料作轴突示踪剂,主要在大鼠死后固定脑组织上研究双侧脑桥尾侧网状核间联系。结果发现:大量标记纤维聚集成小束,自一侧脑桥尾侧网状核越过中线至对侧同名核,标记纤维呈桔红色、强荧光,直径约1-2微米,纤维主要集中该核的腹侧区。当这些纤维达对侧网状结构内的脑桥尾侧网状部位,其中有些纤维分为上升、下降技。下降纤维行于两侧网状结构的内侧部,同侧约可追踪4-7毫米,对侧约2毫米左右,纤维在下降过程中逐渐减少。活体注射后,可见少量越过中线纤维,并在两侧网状结构内侧部见到少量纤维和散在的终末样纤维。双侧锥体束内均见大量标记纤维,除少数例子外,对侧荧光强度强于同侧。少量交叉纤维入对侧锥体束后入脑桥尾侧网状核。本文还对新近使用于神经解剖研究的荧光染料Dil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