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威汉代医简》"父且"考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武威汉代医简》中"父且"一词进行了考释,认为"父且"是"(口父)咀"之古字,指用刀斧及砧板将药物砸、切细碎,以便煎制."(口父)咀"是"父且"的后起别字.  相似文献   
2.
本草文献中吴茱萸和食茱萸的基原均是芸香科植物一类,一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一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前者入药以吴地所产者为道地药材,故称吴茱萸。后者药物形态特征及药用功效与前者相似,唯其可食用,故名食茱萸。而作为茱萸之异名的"蔱"当为"藙"字形体之讹,其所指即为唐代苏敬等人所编修《新修本草》中的"食茱萸"。《五十二病方》中所载"茱萸"相关药名,如"产豚豙"指新鲜而肥大丰满的食茱萸"、朱臾"及"树臾"指吴茱萸",豙之朱臾"及"殺本"指食茱萸。  相似文献   
3.
肾性水肿是继发于肾脏疾病而出现的水钠储溜,水肿多从下肢部位或眼睑、颜面部开始,是肾内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中医对水肿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与论述,但是由于历史传承及中医学自身发展特点,中医的病名及其所论述的具体范畴并没有规范,使得许多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也受到了限制.“黄帝内经”[1]成书于秦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的成编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而在“内经”;中对水肿已有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通过对“内经”;中水肿相关名词的整理,研究其论述范畴,从源头考辨中医文献中与现代疾病中的肾性水肿较为相关的病名.  相似文献   
4.
呃逆病名考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呃逆,是指胃失和降,气逆动膈,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疾病.古代曾使用的相关名称有哕、吃忒、吃逆、打咯忒、打嗝、咳(欬)逆、逆、<食厄>逆等多个病名.每个朝代对于呃逆病证使用的词汇,因语言文字的变化或口语使用习惯的影响,在古代文献中,可发现主要常与噫、啘、咳逆三词有混淆的情形发生,因此弄清呃逆相关中医病名的内涵及呃逆一词在历朝沿革情形,对于开展该病的各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呃逆的历史演变及相关病名转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癫、癎、狂,是<内经>中的古病名.癫,主要指癫痫病;癎,指癫痫,也指小儿惊风;狂,指后世的癫与狂两种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6.
命门之名,有生命的关键之意.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人体生化的来源,生命的根本.命门之火体现肾阳的功能.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曰:"太阳根结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后人均以此系指精明穴,为太阳经气所结之处.此即精明命门说.<难经>提出"左为肾,右为命门,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此即右肾命门说.此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命门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细辛用量之争渊源与沿革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祯祥  陈泽斌等 《中医药学刊》2002,20(4):422-423,427
从细辛剂量、用法、采制、品种等方面,对细辛用量之争渊源与沿革作了考辨。指出,应用细辛既要遵循古训,又不能墨守陈规,要在明确细辛有小毒的基础上,对不同品种、不同剂型、不同药用部位的用量予以规定,以便临床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五轮学说的首见文献与初创时代,分析了古医家论五轮定位及其不同的原因,对中医学五轮之名白印度舶来、五轮学说是中印合璧产物这一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眼分五轮而分属五脏的思想完全可能是古医家在<内经>影响下的理论创新,而通行的五轮学说则是对<灵枢·大惑论>相关论述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五轮学说的首见文献与初创时代,分析了古医家论五轮定位及其不同的原因,对中医学五轮之名白印度舶来、五轮学说是中印合璧产物这一观点提出了商榷意见,认为眼分五轮而分属五脏的思想完全可能是古医家在<内经>影响下的理论创新,而通行的五轮学说则是对<灵枢·大惑论>相关论述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略》的作者裴子野,是齐梁时代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在史学领域,他因成就了可与沈约的纪传体《宋书》齐名的编年体《宋略》,而与他的曾祖裴松之和祖父裴骃并称"史学三裴"。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