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0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841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1824篇
预防医学   3890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829篇
  2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979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802篇
  2006年   759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为主要流入地的人口流动大潮。在这个人口流动的大潮中,15~24岁的校外青少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外青少年处于生殖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性行为的高发人群;他们流动性大、组织困难且容易被忽视,也是生殖健康的高危人群。现对国内校外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状况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1研究的相关定义1.1校外青少年国内研究〔1〕将校外青少年定义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安德森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模型框架,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建立影响中国老年人医疗卫生支出的Tobit模型。结果安德森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影响中国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原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情况与其医疗支出显著相关,社会支持在老年人生活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社会支持越高,心理越健康积极,老年人患病的机会越少,从而在医疗方面开支越少。结论国家应完善社会保障建设,通过构建积极的老龄化社会缓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5.
陈华娟 《养生月刊》2020,41(2):182-185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多,许多老人因为退休后,不知道如何安排生活,而出现种种"退休综合征"。退休综合征产生的原因老年人在增龄的过程中,角色转换时期的适应和应对尤为重要,适应得不好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身心问题。退休,就是老年人遇到的最主要的角色转换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也高。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病的病例达1亿6千万,城市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8.8%,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高血压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己经先天确定,寄希望今后的基因治疗。但高血压的发病更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预防高血压病主要还得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7.
王爱兵 《医学信息》2006,19(9):1614-1616
随着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为减少因该骨折后长期卧床、防止并发症,满足患者和家属早日离床的要求,提高生活质量。我科至2001.1-2005.12月对16例高龄股骨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吕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910-3910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9.
肖梅  高琅丽  蒙张敏 《华西医学》2006,21(2):382-383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科门诊患者已成为医疗机构的一组重要服务对象。了解老年患者的就诊特征、掌握老年科门诊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协助诊断,解除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病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护理内容。  相似文献   
10.
背景: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加强房颤经直流电复律(DCC)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但尚没有相关比较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确定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如果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可能维持窦性心律超过6个月。如果是这样,进一步确定是否有一种药物优于另一种药物。②确定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利于DCC前6周内化学复律。③确定是否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DCC更容易成功。方法:应用胺碘酮(n=27)、索他洛尔(n=36)或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n=31)的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胺碘酮组(A组)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索他洛尔组(S组)也有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而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N组)未出现1例化学复律。S组的33例患者(92%)、A组22例患者(81%)及N组23例患者(74%)心脏复律后为窦性心律。最初的患者组中,A组中17例患者(63%)在6个月随访时仍保持窦性心律,而S组为14例(39%),N组5例(16%)[A组vsN组,P〈0.0002,P〈0.0006^B(Bonferroni校正后);A组vsS组,P=0.05,P=0.15。;S组vsSN组,P=0.03,P=0.09^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