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7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绵毛黄芪苷(SK)及其同类结构苦玄参苷(PIA)给予昆明种式BLC_(57)/1小鼠50mg/kg腹腔注射能明显延长硫贲妥钠的睡眠时间,用扭体法或热板法证实同量SK或PIA静脉注射能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用格斗试验证实:同量SK或PIA腹腔注射可使小鼠格斗试验次数明显减少。提示两种苷可能具有中枢镇静、镇痛和安定作用;此类中枢抑制作用说明四环三萜皂苷类具有药用价值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3.
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笔者对8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2例中采用非手术治疗30例,脾切除术24例,其中16例加行脾片大网膜移植术,脾缝合修补术10例,部分脾切除术18例。治愈82例,治愈率100 %。笔者认为,根据脾损伤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治疗方法,既可最大限度地保留脾脏功能,又能安全有效地抢救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2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前确诊率为77.3%,2例非手术治疗者均死亡(病死率100.0%)。20例经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坏死肠管切除,端端吻合术,3例死亡(病死率60.0%);15例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加坏死肠管切除,5例死亡(病死率33.3%)。总病死率为45.5%。结论: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突然出现腹部疼痛,应警惕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CTA是诊断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有效手段。早诊断、早期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Calanolide A 是从绵毛胡桐中提取的香豆素类衍生物,是第二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时 HIV-1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止血棉在老年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填塞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行功能性鼻内镜术治疗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可吸收性止血棉(观察组)和凡士林纱条(对照组),每组53例,对比两组患者填塞期不适感、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情况、术后48 h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不适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患者术后24 h内鼻腔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吸收性止血棉是一种较好的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止血材料,能够有效减轻老年患者术后不适感,减少术后鼻腔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香鳞毛蕨DryopterisFragrans有效部位中10种间苯三酚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绵马素BB为内参物,测定其与绵马素PB、绵马素AB、黄绵马酸BB、田基黄绵马酸A、黄绵马酸PB、异黄绵马酸PB、黄绵马酸AB、Compound VI和绵马酚B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这9种间苯三酚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有效部位中该10种成分的量,并比较2种测定方法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12批有效部位中10种间苯三酚成分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缺少对照品的情况下,以绵马素BB为内参物,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香鳞毛蕨有效部位的定量分析,为香鳞毛蕨多指标成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绵麦冬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绵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 l.cv.M ianyang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和制备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利用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绵麦冬乙酸乙酯提取部分分得4种高异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oph iopogonanone A、2-′hydroxy-m ethyl oph iopogonone A、oph iopogonanone E和oph iopogonanone F。结论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绵麦冬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绵茵陈提取液中绿原酸的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绵茵陈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评价不同绵茵陈提取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能力。方法:以绵茵陈为原料,采用不同工艺提取,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DPPH·清除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酸性乙醇对绿原酸的提取率较高,不同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不相同。结论:除了绿原酸外,绵茵陈中还含有其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