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茅苍术的挥发油,为茅苍术资源的野生抚育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不同产地茅苍术挥发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道地产区茅苍术与其组培栽培品聚为一类,其中主要药效成分苍术酮、苍术素、茅术醇、β-桉叶醇相对百分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苍术酮和苍术素含量明显高于非道地茅苍术.结论 研究结果体现了茅苍术药效成分道地性的特征,为茅苍术品质评价提供了依据,组培苗可作为人工补种材料.  相似文献   
2.
广西地不容组培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地不容的组培快繁技术,为大量生产种苗提供方法和技术。方法以嫩茎节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不同的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选择出最佳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MS NAA0.1mg/L BA1.0mg/L利于诱导出芽,可用于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则以MS IBA0.4mg/L NAA0.2mg/L GA0.5~1.0mg/L、MS NAA0.1mg/L GA1.0mg/L和MS IBA0.2mg/L BA0.4~0.8mg/L GA0.5~1.0mg/L3种培养基交替培养,繁殖系数6.0倍/50d。1/2MS IBA0.8mg/L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75%。生根苗春夏之交移栽最好,成活率90%。结论本研究得出的方法可用于工厂化生产广西地不容种苗。  相似文献   
3.
杨世海  刘家源  于博  刘晓峰 《中草药》2008,39(5):763-766
目的 对鬼臼毒素的生物转化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掌叶大黄细胞悬浮系统和根培养系统进行生物转化.采用色谱技术和波谱手段对转化产物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加入鬼臼毒素对掌叶大黄细胞悬浮系统和根培养系统的pH值无明显影响;两种组培系统均能转化鬼臼毒素.在本实验条件下,细胞悬浮系统使73.8%的鬼臼毒素发生了转化,根培养系统中使56.3%的鬼臼毒素发生了转化.两种系统对鬼臼毒素的转化产物不同,前者只转化生成鬼臼苦素,后者转化生成表鬼臼毒素等多种化合物.结论 掌叶大黄细胞悬浮系统和根培养系统均能有效转化鬼臼毒素.  相似文献   
4.
台湾金线莲(Anoectoehilus formosanus)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又称“宝石兰”,分布于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等国,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本文研究了濒危植物台湾金线莲(Anoeetoehilus formosanus)种子播种材料丛生芽诱导的途径,初步建立了台湾金线莲试管苗的组培快繁流程。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pH为5.1~5.4。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为1/2MS+6-BA5.0(mg/L)+NAA1.0,继代培养采用液体培养基1/2MS附加6-BA2.0(mg/L),振荡培养2个月,可使其生长旺盛。添加0.2%活性碳和150g/L香蕉汁对其发根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栝楼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晓伶  金关荣  杨端鹏  李珊  朱云国 《中药材》2006,29(11):1129-1130
目的:探讨栝楼组织培养及种苗快速繁殖技术。方法:通过茎尖、带芽茎段、茎段和叶片诱导丛生芽及愈伤组织。结果:栝楼2年生块茎幼苗的茎尖和带芽茎段在MS 2 mg/L BA 0.5~0.05 mg/L NAA培养基上可诱导丛生芽,并在生根培养基MS 0.1 mg/L NAA 0.2 mg/L IBA中生根,经驯化移栽可实现快速繁殖。无芽茎段和叶片用含4 mg/L BA和0.5 mg/L NAA的MS培养基可诱导愈伤组织,由茎段来的愈伤组织经6周后分化为无根苗。结论:栝楼茎尖和带芽茎段的组织培养,可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栝楼雌雄种苗,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川贝母原种鳞茎与其组培鳞茎化学成分含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钟凤林  陈和荣 《中草药》1992,23(4):180-181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小苗增殖和生根的适宜培养基,建立一套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以铁皮石斛种子为外植体,研究激素(6-benzylaminopurine和1-naphthleetic acid)不同质量浓度配比、天然添加物(马铃薯汁和香蕉汁)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小苗增殖和壮苗生根的影响.结果 铁皮石斛种子萌发最适培养基为1/2MS +0.2 mg/L NAA+ 100 g/L马铃薯汁+25 g/L蔗糖汁,小苗增殖最适培养基为1/2MS +0.2 mg/L NAA+ 100 g/L马铃薯汁(或香蕉汁)+25g/L蔗糖汁+0.5g/L活性炭,壮苗与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MS+ 0.2 mg/L NAA+ 100 g/L香蕉汁+25 g/L蔗糖汁+0.5g/L活性炭.结论 建立了一套铁皮石斛组培快繁体系,可用于大规模生产铁皮石斛组培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提高护士的中心静脉维护技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建立危重症小组,制定成组培训计划,选取82名临床护士作为培训对象,规范导道的维护技术、流程,制定导管维护指引。结果护士维护导管的技术提高,患者带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带管时间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组培训有利于提高护士导管维护技术,延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生长周期组培半夏与传统栽培半夏在性状、显微特征方面的异同点,为后期组培半夏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组培半夏与传统栽培半夏进行性状鉴别,粉末、块茎横切面及叶片表皮的显微特征研究.结果:不同生长周期组培半夏块茎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大小、形状及去皮后颜色3个方面差异性明显.在显微特征方面,不同生长周期组培半夏与传统栽培半夏在淀粉粒、导管、叶片表皮细胞及气孔类型上呈明显相似性.但在草酸钙针晶束、气孔数目方面不同生长期的组培半夏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随着组培半夏生长周期的延长,组培半夏在块茎性状、显微特征方面与传统栽培半夏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