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24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9篇
  1篇
中国医学   108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璐  周杰   《四川医学》2023,44(1):73-77
<正>近年来,由于生活质量、饮食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日渐升高且年轻化,研究消化道肿瘤发生、发展、迁移机制,如何尽早发现并有效治疗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紧密连接是上皮细胞之间或细胞-细胞之间的膜连接复合体,由紧密连接蛋白家族(claudins)、闭锁蛋白(occludin)、连接黏附分子(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 JAM)和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CAR)  相似文献   
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痛、大便含水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肠道病变。该病病理机制复杂,由多因素共同促成。其中,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IBS-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TJ)主要由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及闭锁小带蛋白(ZOs)组成,是机械屏障的重要成分,可显著影响黏膜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常以对症处理,疗效往往不尽人意。中医学认为,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与“脾为之卫”理论相对应,较多研究报道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可通过调控TJ蛋白恢复IBS-D大鼠肠上皮屏障功能,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肠腔内水和电解质渗出,从而改善症状。该文综述了TJ及其关键靶点蛋白与IBS-D的关系,以明确TJ在IBS-D病理生理的关键作用。同时,对靶向调控TJ从而可能治疗IBS-D的中医药进行总结,以期为IBS-D的治疗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小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究其与羧肽酶A3之间的联系。方法 使用卵清蛋白致敏小鼠建立AR的小鼠模型,在最后1次鼻腔激发后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收集小鼠血清和鼻黏膜组织,通过常规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来评估小鼠鼻黏膜羧肽酶A3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AR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打喷嚏和抓鼻症状;与Control组相比,AR组小鼠羧肽酶A3表达显著上升(P<0.001),而Claudin-1、Claudin-4和JAM-A表达较Control组降低(P<0.05)。结论 羧肽酶A3可能通过鼻黏膜紧密连接的破坏参与AR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微生态及紧密连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经肠道补充益生菌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屏障功能及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经胰管注射3%牛磺胆酸钠造成大鼠AP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和PN+益生菌(益生菌组),持续5天;第6天处死大鼠,取腔静脉血、肺及肝组织和肠系膜淋巴结匀浆作细菌培养测细菌易位率;取末段回肠和结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其跨膜结合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超微结构;取盲肠内粪便作厌氧培养及细菌种群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 益生菌组大鼠肠道内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高于PN组(P<0.05),而潜在致病菌产气荚膜梭菌低于PN组(P<0.05),DNA指纹图谱也显示益生菌组优势菌群的基因条带和正常大鼠具有较高一致性,与PN组相比则有明显差异;益生菌组小肠和大肠跨膜结合蛋白的表达明显优于PN组(P=0.001,P=0.036),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微绒毛较完整;益生菌组大鼠的血、肺、肝、肠系膜淋巴组织的细菌易位率低于PN组(P=0.0413).结论 益生菌能纠正AP大鼠PN时肠道菌群紊乱,增加肠上皮跨膜结合蛋白表达,维持肠上皮紧密连接,减少细菌易位。  相似文献   
6.
李美蓉  赵景民 《肝脏》2008,13(1):79-80
肝窦内皮细胞(LSEC)是最先接触肝脏血流的细胞群,在肝细胞和血液间形成一个通透性屏障。肝窦缺乏基底膜,内皮细胞间缺乏紧密连接,内皮细胞上富有开放的窗孔。由于LSEC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决定了其在肝细胞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氧化应激环境中过表达α-Klotho(KL)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生、迁移、管腔形成以及紧密连接的影响。

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4-羟壬二酸酯(4HNE)组、4HNE+KL组,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RAW264.7细胞F4/80的表达。制备3组细胞的条件培养基用于培养HUVECs,分为Mø-NC组、Mø-4HNE组和Mø-4HNE+KL组。采用CCK8实验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采用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闭合蛋白5(Claudin 5)、咬合蛋白(Occludin)、带状闭合蛋白1(ZO 1)表达水平。

结果: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4HNE组RAW264.7细胞F4/80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而4HNE+KL组F4/80荧光强度较4HNE组明显减弱(均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Mø-NC组,Mø-4HNE组HUVECs增生显著增加,而Mø-4HNE+KL组HUVECs增生较Mø-4HNE组显著下降(均P<0.01)。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Mø-NC组,Mø-4HNE组HUVECs迁移显著增强,而Mø-4HNE+KL组HUVECs迁移较Mø-4HNE组显著减弱(均P<0.01)。管腔形成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Mø-NC组,Mø-4HNE组HUVECs管腔数显著增加,而Mø-4HNE+KL组管腔数较Mø-4HNE组显著下降(均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 Mø-NC组,Mø-4HNE组HUVECs中Claudin 5、Occludin、ZO 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而Mø-4HNE+KL组Claudin 5、Occludin、ZO 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较Mø-4HNE组明显增加(均P<0.01)。

结论:KL通过改变糖尿病氧化应激环境中巨噬细胞激活状态抑制了HUVECs的增生、迁移、管腔形成,并增强了HUVECs的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槟榔多酚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低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筛选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最适条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法筛选槟榔多酚最适给药剂量。将PMVEC分为常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槟榔多酚组,采用BCA法检测蛋白浓度并测定PMVEC中的氧化应激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炎症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闭合蛋白和闭锁小带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跨内皮细胞膜电阻,罗丹明荧光染料检测PMVEC屏障的通透性。结果:1%氧浓度培养PMVEC细胞48 h后成功构建肺部缺氧损伤细胞模型;20μg/mL的槟榔多酚可以显著逆转缺氧损伤细胞模型中PMVEC的存活率下降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均P<0.05);槟榔多酚对于低氧诱导下PMVEC中炎症相关蛋白核因子κB(NF-κB)和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上调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5);槟榔多酚可以下调低氧诱导下PMVEC中凋亡相关蛋白胱天蛋白酶(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均P<0.05),从而减轻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参蓉补脑汤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脑屏障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老年痴呆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蓉补脑汤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检测2组脑脊液及血清中白蛋白(ALB)水平,评估血脑屏障损伤程度;测定2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黏附因子(CD11b、CD18)及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检测2组脑脊液中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结合黏附因子(JAM-4)含量;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脑脊液ALB水平、脑脊液ALB/血清ALB比值(QALB)及血清TNF-α、IL-6、hs-CRP、MDA、COX-2、CD11b、CD18、MMP-9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藿香正气液对湿阻证大鼠回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香正气液组,每组8只。正常组常规喂养,其余各组采用改进的环境加疲劳法制造湿阻证模型,连续造模6 d。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ig(20 mL.kg-1),治疗组予藿香正气液ig(20 mL.kg-1),1次/d,连续8 d。采用RT PCR方法观察回肠黏膜ZO-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脾虚症状明显,胃肠黏膜有明显充血水肿,且胃黏膜有明显出血点及血块,且回肠黏膜ZO-1表达减少(P<0.01),而藿香正气液组表达增加(P<0.01)。结论:藿香正气液可明显改善湿阻证大鼠脾虚腹泻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回肠黏膜ZO-1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