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53篇
  免费   713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1400篇
内科学   553篇
皮肤病学   1207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2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03篇
综合类   4915篇
预防医学   1019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3081篇
  8篇
中国医学   6976篇
肿瘤学   87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433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785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1128篇
  2010年   1006篇
  2009年   992篇
  2008年   980篇
  2007年   1050篇
  2006年   981篇
  2005年   999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970篇
  2002年   927篇
  2001年   813篇
  2000年   680篇
  1999年   592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466篇
  1996年   501篇
  1995年   390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00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15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白鲜皮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研究白鲜皮治疗皮肤湿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对白鲜皮主要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质谱数据结合文献资料,对各主要成分进行快速识别;通过利用SwissADME数据库对白鲜皮潜在活性成分进行预测,筛选主要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终得到白鲜皮成分-靶点-疾病-通路网络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从白鲜皮中共分析鉴定了12种成分,进一步筛选得到4种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48个关键靶点和14条主要通路。结论 采用LC-MS技术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可以快速分析白鲜皮的潜在活性成分,并初步揭示了成分-靶点-通路之间的关系。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可以做作用靶点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湿疹是很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不分年龄、性别,婴幼儿也不例外。该病的主要症状是皮疹和痒。大多数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因而更要注意护理,那么,婴幼儿患有湿疹怎么办?本文对婴幼儿湿疹类型、护理及预防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9,(6)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对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联合蜈黛软膏,观察组给予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疗程2个月。然后,检测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QOLS)、皮肤瘙痒、皮疹]、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指标(IL-4、IFN-γ、IgE、EOS)、皮损最大直径、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临床症状评分、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指标、皮损最大直径显著改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五苓散加减联合蜈黛软膏对慢性湿疹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102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夫西地酸乳膏和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交替外涂于皮疹处,间隔时间约为1h,早、晚各一次。对照组50例,单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外搽,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时有效率分别为50.00%为80.76%;对照组分别为46.00%和62.00%。仅治疗第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均于1~5d消失。结论夫西地酸乳膏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疹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6.
7.
[病例]男,46岁。因双腋下、腹股沟、肛周皮肤反复起红斑、水疱、瘙痒10年就诊。口腔黏膜无糜烂,掌趾部无类似皮疹,每年春、夏均有类似发作。曾就诊于多家医院皮肤科,先后多次诊断为“湿疹”等,予赛庚啶、西替利嗪(仙特明)口服,外用激素软膏,皮疹仍反复出现,迁延不愈,2个月前病情加重。查体: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急重症,如不及时治疗,易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我院2004年4-10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具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其特点为多形损害,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人以消风散为基础方内服,结合外用药洗患处,治疗45例,结果治愈38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我科应用沈阳新兴科技工程开发公司同日本东京技研株式会社研制的CDB一体外射频痔疮治疗机治疗血栓外痔、肛门湿疹、结肠炎和肛周脓肿100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00例,女400例,年龄13~70岁;病史2天至21年,其中血栓外痔500例,肛门湿疹300例,结肠炎198例,脓肿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