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5篇
  免费   618篇
  国内免费   16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61篇
内科学   187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308篇
预防医学   52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252篇
  11篇
中国医学   869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644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730篇
  2010年   681篇
  2009年   643篇
  2008年   799篇
  2007年   711篇
  2006年   679篇
  2005年   681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75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71篇
  1997年   251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起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且病情复杂,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已被众多临床工作者高度关注。笔者在辨证治疗小儿抽动症的过程中,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为内生痰浊、痰凝气滞、痰阻络脉、瘀阻不通,继而痰浊瘀血交阻,而形成痰瘀阻络。痰浊闭阻清窍脉络,瘀血滞遏经脉,与风气相搏结,随风气走窜经络而见面部、四肢抽动不休,阻塞气道故见喉间吭吭有声。痰瘀入络,络脉不畅,痰瘀固着,病邪更盛,日久痰瘀阻滞络脉,形成恶性循环,顽疾怪病丛生,致使多发性抽动症更加缠绵难治。治疗方面,应从"痰""瘀"辨证入手,以祛痰通络,化痰熄风为主。  相似文献   
2.
<正>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上市至今已有20年,用于治疗儿童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新生儿黄疸等疾病;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溶液)作为儿童祛痰止咳药于2004年6月上市,现二者均已成为各应用领域的知名品牌。为进一步总结妈咪爱及易坦静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估其临床疗效、应用范围及安全性,加强学术交流合作,促进合理用药,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现联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委会举办"妈咪爱与易坦静临床应用有奖病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欢迎广大儿科医生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滋阴清热方治疗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火旺证患者疗效、血浆内皮素-1、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阴虚火旺证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滋阴清热方治疗。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ET)、炎症因子[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免疫功能(CD3^+、CD4^+、CD8^+及CD4^+/CD8^+)。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IL-2、IL-8及TNF-α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IL-2比对照组高,且对照组的IL-8及TNF-α比观察组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及CD4^+/CD8^+与ET无变化;干预后,观察组的CD3^+、CD4^+、CD8+及CD4^+/CD8^+比对照组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ET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清热方治疗降低了血浆内皮素-1,减少炎症的出现,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顾佳麟  霍介格 《河南中医》2019,39(7):1068-1072
目的:以医学文献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构建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用药规律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4.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结果:用于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药物共计114味,频次共498次,其中中药分类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为主,占使用频率的72. 9%;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占使用频率的85. 3%;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占使用频率的96. 0%;归经以心、肝、脾、肺为主,占使用频率的65. 1%。结论:对于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诊治,多从虚论治,临床用药以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为主。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相当于中医学的“消渴病”。关于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传统中医历来重视阴虚燥热,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但从当今临床实际来看,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典型阴虚燥热而症见烦热口渴、多饮多尿、多食善饥、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者并不多见。提示我们必须对糖尿病的病机进行重新思考。实际上,中医学所谓病机是需要通过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来体现的,但病机与证候及其相关的症状、舌苔、脉象,又不完全是一回事。《黄帝内经》论病机有“壮火食气”、“二阳(胃肠)结谓之消”、“胃热则消谷”、“甘者令人中满,肥者令人内热”等等,  相似文献   
7.
53岁的梁师傅是一名长途汽车司机,多年来一直有便秘的毛病,有时大便带血,为此他去过几趟医院,医生们都说是痔疮。他想:“十男九痔”,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病,就没把它当回事,只是在痔疮发作严重、大便带血较多时去药店买几盒痔疮膏擦一擦,或者自己吃一些清热消炎的药物来对付一阵子。去年二月,他的老毛病又患了,他又按照老办法吃药擦药膏,可是半个月过去了,便血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出现了大便梗阻,最后经医生仔细检查,被确诊为直肠癌,当手术医生打开他的腹腔时,发现癌肿已经扩散到腹部,根本无法手术清除干净,只给他做了个直肠改道手术就缝…  相似文献   
8.
果果 《家庭医药》2006,(12):52-52
荸荠不仅肉质鲜嫩,清甜爽口,营养丰富,而且对多种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药理研究发现,荸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有清热生津、利咽化痰之功。对热病烦渴、便秘、阴虚肺燥、痰热咳嗽、咽喉肿痛、肝阳上亢等病症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荸荠中含有的一种抗病毒物质,可用于预防流脑及流感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首都医药》2006,13(2):1-1
由本刊组织调查统计的“2005年度北京市零售药店十大畅销药排行榜”日前揭晓,“感冒清热冲剂”当仁不让,重登榜首;“白加黑”、“新康泰克”位居第二、第三,竞争激烈;“日夜百服宁”重整旗鼓,由2003年第十跃居2005年第四;“双黄连口服液”是2005年畅销药排名出现的新面孔,  相似文献   
10.
白薇治疗精液不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彦军 《中医杂志》2006,47(10):736-736
白薇,味苦、咸,寒,归胃、肝经,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的功效,《名医别录》云:“病伤中淋露,下水气,利阴气。”《重庆堂随笔》云:“白薇凉降,清血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施汉章教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50余载,对中医男科有很高的造诣,临床经验颇丰。笔者有幸师从施老临诊学习,注意到其每遇精液不液化的不育患者,组方中必加用白薇。他认为,精液不液化证属于中医“精凝”的范畴,病机是因阴虚火旺,灼精不化,或湿痰瘀浊凝聚而成,治疗必从滋阴、利湿、化痰、逐瘀着手,其中白薇有很好的滋阴、凉血、清热、通淋作用。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