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药若贮存不当也会变质,最常见的变质现象有发霉、虫蛀、泛油、变色等。对于虫蛀的补药,如果蛀蚀程度还不严重,不影响它的原有性能,将虫蛀部分去掉后还可服用;如果虫蛀情况严重,就应全部抛弃。至于发霉、变色或泛油,说明补药的性能已经变化或丧失,不宜继续服用。如人参、银耳等仅由原来的白色或淡黄色变为米黄色或炒米色,尚可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并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Agilent Rx-SIL液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87.5∶10∶2.5),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体积流量1.0 mL·min-1。结果:未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62.48%,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20%;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53.66%,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10%。结论:千金子种仁泛油后其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含量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阎敏  李新中 《中药材》2008,31(8):1251-1252
目的:考察苦杏仁"泛油"后的质量变化.方法: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提供的方法测定苦杏仁"泛油"前后脂肪油含量、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变化,采用HPLC法测定苦杏仁"泛油"前后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苦杏仁"泛油"后,有效成分苦杏仁苷含量下降明显(P<0.01),仅为2.70%,低于2005版中国药典标准;脂肪油的含量有所下降(P<0.05);酸值、过氧化值明显升高(P<0.01);过氧化值高于2005版中国药典的规定(0.11).结论:苦杏仁"泛油"后质量严重下降,达不到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6.
中药饮片在贮藏保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和霉菌、害虫等侵袭,极易引起虫蛀、发霉、泛油、变色、挥发、气味失散等问题,从而导致药物的疗效降低乃至丧失,这给医患双方和经营者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中药饮片的养护保管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  相似文献   
7.
弘一  DHC 《东方养生》2007,(8):126-126
肌肤表面的皮脂具有滋润角质、防水以及保护功能,如果皮脂分泌过量,就会造成泛油光、毛孔粗大。为了控制油脂过量,首先要找到肌肤泛油的源头:皮脂腺,使用控油专用的洁面产品,调整并完全控制油脂分泌至正常量;其次,使用控油补水双重功效的保湿产品,从肌肤表面给足水分,内外结合,让肌肤水油平衡。清新湿润的肌肤,没有油光困扰。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中秦皮乙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千金子种仁分为重、中、轻度泛油及未泛油4个等级,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黄度值,采用实验室已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千金子种仁泛油后颜色逐渐加深;秦皮乙素平均含量:重度泛油种仁0.003 5%中度泛油种仁0.001 2%轻度泛油种仁0.001 1%≈未泛油种仁0.001 1%。结论:千金子泛油后秦皮乙素含量升高,不仅为进一步控制千金子质量提供依据,亦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泛油.俗称走油、浸油,是指药材所古的油质外滥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干燥药材表面呈现出油样物质。并带有油哈气.此外,某些含糖及粘液质类的药材质地变软发牯,外表色泽加深,虽无油耗气.仍称泛油.药材的泛油往往伴随变色和变质的现象产生,影响药材的质量和疗效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强对药材泛油现象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