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丹参根腐病及其微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丹参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刀菌浸染所致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四川的田间发病株率达10%-30%,导致丹参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治,一般化学农药难于有效,而且滥用化学农药合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种可行的措施,本研究从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根际土样中分离了一批木霉菌株,通过室内拮抗试验和田问防病增产试验,筛选出了对腐皮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T23、桔绿木霉T56等菌株。田间试验结果,T23、T56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52.3%和55.7%,与常用化学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效相当,表明木霉防治丹参根病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丹参根腐病及其微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参根腐病是由腐皮镰刀菌浸染所致的一种土传病害,近年来在四川的田间发病株率达10%~30%,导致丹参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治,一般化学农药难于有效,而且滥用化学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污染。利用有益微生物控制病原菌是一种可行的措施,本研究从生长在不同生态环境的丹参根际土样中分离了一批木霉菌株,通过室内拮抗试验和田间防病增产试验,筛选出了对腐皮镰刀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哈茨木霉T23、桔绿木霉T56等菌株。田间试验结果,T23、T56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52.3%和55.7%,与常用化学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效相当,表明木霉防治丹参根病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菌剂控制三七根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三七属多年生阴生植物,生长过程中病害发生频繁,其中三七根腐病是影响三七产量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对根腐病的防治尚没有成熟有效的方法,前人对该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过一些研究,如罗文富等[1] 认为导致根腐病的病原有多种;伍敦祥[2 ] 、李忠义[3 ] 等探讨了部分药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拟通过对生物制剂的应用研究,探索出一条生物防治的途径。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材料A 根腐净固剂(复合菌剂,云南农业大学省植物病理重点实  相似文献   
4.
西洋参根腐病与人参皂苷积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9,(9)
目的探究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根腐病与人参皂苷含有量积累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陕西汉中留坝采集的1~3年生健康和患根腐病西洋参及其根际土壤为材料,检测土壤的理化性质与微量元素含有量并HPLC法测定西洋参须根、主根和根际土壤中人参皂苷(Rg_1、Re、Rb_1、Rd)含有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同一年份健康与患病参土壤各指标、参根及根际土壤中各皂苷含有量变化不明显,但随西洋参生长年份的增长无论是健康还是患病参,土壤pH和Mn、Ni、Zn、Cu的含有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须根中,健康参Rb_1与总皂苷含有量逐年均明显增加,健康参中Re与患病参中Rg_1、Re、Rb_1和总皂苷含有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主根中,健康与患病参中Re和Rb_1与须根中变化规律一致,而Rg_1逐年降低,Rd逐年升高,总皂苷含有量则先升高后降低。健康参根际土壤中Rb_1、Rd和总皂苷含有量逐年下降,而患病组变化不显著。结论西洋参根腐病可能与人参皂苷积累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对新疆红景天根腐病病因调查表明,低海拔区种植、7~8月高温、土壤湿度大(浇水多)亦是红景天根腐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耕时适当扒土使红景天根茎部裸出地面和人工摘除花芽等措施可以减轻根腐病的危害。室内及田间药物防治试验表明:多菌灵、多菌灵 福美双混合剂600倍对红景天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分别达到82.12%和85.34%。  相似文献   
6.
广金钱草根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温度、pH、培养基、碳源和光照对广金钱草茄病镰刀菌生长、产孢以及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不同处理,每处理接3个平板,每项实验重复3次。结果:茄病镰刀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2~37℃,最适为20~30℃。茄病镰刀菌在pH3.0~14.0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为9.0~11.0。PDA、PSA、OMA和Czapek培养基对茄病镰刀菌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孢子萌发率有较大影响,在Czapek培养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不同碳源Czapek培养基上茄病镰刀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率明显不同,以蔗糖和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菌落扩展最快,其次是葡萄糖和乳糖,果糖最差,同时以果糖、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为碳源的Czapek培养液孢子萌发最高,而乳糖较低。光照对茄病镰刀菌菌丝生长没有影响,但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7.
土壤处理对三七根腐病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三七的治疗及保健功效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三七病害一直困绕着三七生产,其中三七根腐病是影响三七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前人对该病的发生与防治作过一些研究,如罗文富等[1]认为导致根腐病的病原有多种,伍敦祥[2]、李忠义[3  相似文献   
8.
王继山  唐桂荣 《中药材》1999,22(7):327-328
板蓝根 Isatis indigottica原产我国北部,主产区为河北省、江苏省。其根、叶均可入药,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咽喉肿痛等症。目前市场需求量较大,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本种适应性较强,栽培技术易掌握,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根腐病,且发病突然、迅速。针对这种情况,经探索取得初步防治效果。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北纬46°30′、东经127°30′,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发安全有效的抗人参根腐病微生物菌剂.方法:平板对峙试验筛选三七内生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鉴定拮抗菌株,单因素试验优选菌株发酵条件,响应面法优化微生物菌剂的载体及助剂配比制定生产工艺,通过对峙及盆栽试验验证菌剂验证防治效果.结果: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一株具有显著抗根腐病的菌株Fusarium pseudoanth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