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9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青  杨玉莹  吴显文 《河南中医》2020,40(3):356-359
导致血不利的原因一是不足,即由于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致无源行血;一是不通,即水、湿、痰、饮、瘀、食积、火郁、内风、外伤等病理因素阻滞,致血行不畅。血瘀经脉之内,则水亦瘀积脉中,致脉络胀满,形成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金刃本已损伤血脉,术后的放疗、化疗又属祛邪之法,故机体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行血,血运行不畅,导致患侧上肢水肿。故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时,应当血水同治,即活血利水之法要贯穿始终。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可以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为辅;先病水后病血者,则以利水消肿为主,酌加活血养血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①临证时切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而忽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机体本身的状况。②临证勿忽视五脏与血、水的关系,以及肺、脾、肾、三焦与水肿的内在关系。③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审证求因,标本同治。BCRL术后宜补气活血,通脉利水;术后兼化疗者可疏肝健脾、利水消肿;早期可在活血利水基础上,侧重利湿消肿,后期多湿聚为痰,治疗侧重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笔者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拔罐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四肢骨折后期肢端肿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跃进 《中国骨伤》1994,7(5):35-35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四肢骨折后期肢端肿胀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362601)郑跃进采用补气活血利水法,以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5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20~40岁4例,41~60岁38例,61岁以上14例;肿胀...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患中风后,大部分患者都遗留偏瘫,语言不利、肢体麻木、无力僵硬和痉挛、大小便失禁等后遗症。中风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由于脑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致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形成夹层动脉瘤,在各种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过猛、血压升高等影响下,造成血管破裂或堵塞,使脑血液循环障碍,形成部分脑组织缺血、水肿等病理改变,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从而相应出现一系列的中风病症状。一旦发生中风,病情一般均较严重,即使经过积极抢救而幸存者,也约有半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歪目偏、讲话困难等。有人把各种原因引起的偏瘫(半身不遂)均称为中风。严格说来这是不确切的。因为脑肿瘤、脑寄生虫病、脑脓肿等均可引起偏瘫,这些病则不用于中风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语言不利、肢体功能障碍、口角歪斜),因此恢复期如何帮助有不同程度残疾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中风恢复期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临床护理6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32岁,以语言不利,伴右上肢无力3h为主诉,于2005年4月20日,11:45Pm收住我科。3h前,患者与他人闲聊时突然出现语言不利,右上肢麻木,渐至无力,并心慌、胸闷、咳喘,家人发现后速送我院,查头颅螺旋CT示:左底肖区脑梗塞。查体:T36.1℃,P100次/min,R20次/min,BP150/110mmHg神志清楚,端坐呼吸,咳喘频频,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光反射灵敏,伸舌偏右,双肺呼吸音清,可闻湿性罗音,  相似文献   
7.
试论少阳在外感病中的枢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感受外感六淫等邪气而发病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形成了四时六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是外感六淫之邪致病的条件。《伤寒论》与《温病学》论述外感病发病病因不同 ,伤寒是以感受寒邪为主因 ;温病是以感受温热之邪、湿热、戾气为主因。《伤寒论》明确指出风寒之邪从体表而入 ,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转变。《温病学》指出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经上中下三焦转变。外感之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不外体表与口鼻 ,外感病邪出皮毛而入者卫表首当其冲 ;外邪从口鼻而入者 ,肺为易侵部位…  相似文献   
8.
坑道是特殊的军事设施,坑道内空气质量对部队进驻具有特殊意义.为了解坑道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对坑道内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及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多年来从战备需要出发,对20条不同类型坑道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就坑道空气质量对进驻的不利影响及其有效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热通淋勿专用: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常见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小腹坠胀等症,而尿频常较排尿不适表现突出,属中医学“淋证”范畴。《丹溪心法。淋证》篇云:“淋有五,皆属乎热。”患者发病之初多有口干口渴、排尿灼热感、舌红苔黄腻等症,辨证当属湿热蕴结,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之候。  相似文献   
10.
从中焦论治不寐,虽古已有之,但多未明确阐述其机理,致后世运用多仅停留于表面或一方一药,难以深入推广。导师临症从“次第”思想出发,深刻阐释分析了中焦脾胃在阳气潜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阳气从阳位到达阴位必须经过中焦,倘若中焦壅滞,则阳气潜降必然受阻,单用龙骨、牡蛎、酸枣仁之属又怎能取效?临症必须首先。调中焦,为阳气潜降做好准备。尤其当今这个时代,嗜食生冷寒凉,过食肥甘厚腻,脾胃伤于寒湿者日多,中焦壅滞者比比皆是,故导师治疗不寐时常先从中焦入手,以“运脾化湿、和胃降逆”之法。调中焦,待中焦通利,则转“潜阳封髓”之法收工,则不寐多可取效,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