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园园  谢胜 《陕西中医》2019,(3):378-380
三九治疗作为传统特色的治疗项目,由于缺乏规范和科学的内涵,且治疗手段单一,很大程度上影响疗效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负面作用。我们在治未病实践中基于对"九"之象数理、"四象脾土"、"枢机"等认识基础上,提出"乾土建中三九治疗",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理论方法的构建是基于《黄帝内经》五运六气、天人合一等中医科学思维的指导,依据"脏气法时,应时而调"的原则,重视后天脾胃枢机和四时调五脏,赋予三九治疗更加科学的内涵,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易经河洛象数理论及内经对脾土的"中央"之用、四时主事时间(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四时生四脏"的认识,在李东垣《脾胃论·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所构架的"以脾胃为枢的天-地-人"诊治模式启发下,构建了四象脾土模型并提出"四象脾土六气调神论",认为借天地枢机之力以调人体之枢机,即"以枢调枢"能使脏腑气机通调,由此疾病虽成于枢机也可止于枢机。同时,基于中医"藏象"、"时补"理论提出四象脾土"以象补藏"及时补防治观(包括:一年四季月末一十八日脾主令之时"以枢调枢"、一日之丑辰未戌时脾土的欲解及欲剧时的"以时调衡"),对"四象脾土四时六气以枢调枢和五脏"这一观点在中医治未病实践中的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