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53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15例,均为男性,年龄20 ~45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8.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1.0 ~4.6 cm,伴或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缺损.2例存在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前臂皮下静脉行血管移植;13例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择期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覆盖创面,在皮瓣修复同时选择掌长肌腱、股前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肌腱、神经缺损.术后8~10周创面无感染,行Masquelet技术植骨重建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植骨后3.2个月,后续观察无骨吸收.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结论 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对其修复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8岁,因右手掌侧肿物伴环指屈伸活动受限1年而入院。患者1年前右手环指无明显诱因出现伸屈活动不利,先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予局部封闭、理疗处理,症状好转。近期因再次复发来我院就诊,以狭窄性腱鞘炎收住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右手第四掌指关节掌侧可触及一约1cm×2cm大小肿块,质硬,边缘不清,无移动,压痛明显,环指屈伸功能受限,环指末梢血运,感觉正常。局部麻醉下行肿块摘除术。术中见:环指指屈肌腱与掌骨之间见一约1.5cm×2.0cm白色肿块,表面欠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质硬,血供不丰富,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完全摘除…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有记录的落枕患者76例.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病程1d56例,2d14例,>3d6例,首次发病56例,二次发病15例,发病二次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不能向患侧转动,患部疼痛,头常歪向一侧,并向同侧的肩部扩散疼痛,局部有条索状、块状、斜方肌及大小菱形肌部位常有压痛,部分患者的x平片无异常表现.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其后,对患者颈背部进行轻柔,使患侧肌肉放松,然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额部、右手拇、中指轮换点压痛点、落枕点、风池穴,肩井穴,天孚穴等,弹拨胸锁乳突肌数十次,用力均匀,由轻到重,待头颈部肌肉松驰时,术者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其头顶部,以迅速而轻柔动作将患者头颈部向患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响声,随后再按上述手法轻柔、松解、整理、滚、拍打颈肩部、最后施以抚摸法结束、每次治疗30~40min.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柯萨奇病毒A16及EV71型肠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后所引起的皮肤粘膜损害,在口腔表现为口腔粘膜充血疼痛和散在不等的疱疹性溃疡,在皮肤表现为手掌、足底及臀部散在的实性红色斑丘疹和小水疱。一般病程较短,多于1周左右愈合,很少复发。而感染EV71型肠病毒有时则较凶险,可引起脑脊髓炎。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相似文献   
5.
为使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对手掌部位解剖有系统性、连贯性认识,笔者取3只经甲醛固定过的手部材料分别作手掌腱膜、掌浅弓及神经和掌深弓标本,然后组合装盒。结果手掌部位逐层标本血管、神经层次显露清晰,使手掌解剖更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15日,我院收治1例小儿手掌完全离断,行断掌再植后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这一新的医学影象技术在人体不同部位测量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微循环血流阻断、加温后的手部微循环图象予以观察,分析微循环血流图的特点及变化。结果 (1)前臂内外侧面和手背、足背和腕部、额部、鼻梁和髌部的血流量分布较少,手掌的大小鱼际部位和指尖、脚趾和趾尖、口唇、颊部等部位的血流分布较多。(2)30min内前臂、手掌和手背血流的自然波动较小。(3)上肢加压阻断后,手掌部位的血流明显减少。松解加压后,血流恢复。(4)上肢肘部给予加温,手掌部位的血流明显增加。停止加温后,血流逐渐恢复。结论 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能够以大范围成像方式显示体表不同部位的微循环图象和外界影响血流  相似文献   
8.
手部各种外伤比较常见,以掌侧损伤为多,修复难度较大。由于手的特殊功能,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在功能、外形上要求比较高。自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手背顺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掌侧皮肤均缺损,共计37例、45个皮瓣,经2~3年以上随访,外形与功能均获得了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2年8月~2003年8月应用带尺动脉腕部皮支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掌尺侧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成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5~64岁。左侧3例,右侧2例。手掌小鱼际高分化鳞状上皮癌2例,手掌尺侧烧伤后瘢痕挛缩1例,手掌尺侧切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医生马鲁恩达认为,人类肉眼不能对越位进行准确的判断,因此足球场上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有争议的越位判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