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9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0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39篇
中国医学   78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子宫,天枢,水道,气海,关元,曲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太冲等穴位施以针刺补泻治疗,腹部穴位配合温针灸,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50例中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结论针刺补泻方法配合温针灸对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PaP3的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和吸附K值及交叉吸附K值等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按照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01、0.001、0.01、0.1、1和10加入噬菌体纯培养液和宿主菌,充分裂解细菌后,测定噬菌体滴度;以MOI=10的比例加入噬菌体及宿主菌,进行一步生长实验;纯化PaP3颗粒,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通过中和反应实验测定PaP3和其抗血清之间的吸附反应常数K值。同时,利用抗血清交叉中和试验确定本室分离的三株噬菌体之间的血清学关系。结果当MOI=0.001时PaP3感染其宿主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滴度最高;根据一步生长实验结果绘制一步生长曲线;通过血清交叉中和反应得出不同的吸附常数。结论PaP3最佳感染复数为0.0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是20min,爆发期是60min,平均爆发量约为31,其抗血清反应的吸附常数K值为262。  相似文献   
3.
《神应经》云:“……却用泻法,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轻提针头往右转,是针右边泻法”。“却行补法,……如针左边,捻针头向右边,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如针右边,捻针头转向左边,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古代文献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提出了手法补泻的方向、缓急、轻重、时间、手法和受力部位和特性的六个影响因素,并以以"三因制宜"为纲,从因地、因时、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所患疾病、病情变化、脏腑功能、耐推拿程度以及心量状况的不同等十个方面论述手法之补泻的临床辨证施用.  相似文献   
5.
6.
针刺补泻的溯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以《灵枢》、《针灸大成》等书为据,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出发,以期说明针刺补泻的起源、发展,探讨针刺补泻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谈谈针刺补泻的客观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不同针刺手法调节体温效应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季淑梅  阎丽 《中国针灸》2007,27(4):306-308
目的:介绍近年不同的针刺手法对体表温度调节效应的研究,并探讨其产生体温效应的机制。方法:从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穴位的作用及其疗效,随着手法引起的温度变化而不同,针刺补法引起体温升高,而泻法则引起体温下降。体表温度是由血液循环状态、交感神经兴奋程度和组织新陈代谢状态等多方面决定的,不同的针刺手法引起的皮肤温度变化与影响上述3个环节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
针灸补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泻是针灸治病的两个大法,以《内经》、《医学入门》、《针灸大成》等篇为据,介绍各种针灸补泻手法及补泻作用的腧穴,在针灸临床上根据病情不同,选用具体手法、腧穴治疗各种病症。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手法量化之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刺补泻手法历代医家论述甚多 ,现代教科书也有较详细的记载 ,但在临床运用时 ,却较难以重复出如其所述之效验 ,这种情况较为普遍 ,但也不能就此否定前贤的经验 ,目前临床沿用的各种补泻手法 ,是否“补法”都达到了“补虚”的治疗目的 ;“泻法”也都达到了“泻实”的目的尚难充分判定。因此 ,针刺补泻手法的量化 ,已日趋成为现在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 ,就此问题愿与同道一起探讨研究 ,以达抛砖引玉之效。1 .祖国医学沿用的补泻手法古医籍记载的针刺技术 ,两千年来一直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针刺手法丰富多彩 ,常用补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