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黄片及柴黄颗粒的解热及抗炎作用。方法:应用鹿角菜胶和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发热模型、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等模型观察药物的解热及抗炎作用。结果:柴黄片与柴黄颗粒对鹿角菜胶与2,4-二硝基酚所致的大鼠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增高无明显作用。结论:柴黄颗粒与柴黄片具有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黑骨头乙醇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模型观察黑骨头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黑骨头的镇痛作用.结果:黑骨头可有效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和抑制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率(P<0.05);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也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黑骨头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实验观察了消伤痛搽剂对(1)二甲苯所致小白鼠耳肿胀的影响,(2)小白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3)热板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结果表明本品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白鼠耳肿胀及所造成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模拟计算了精对苯二甲酸(Pure Terephthalic Acid,PTA)装置中溶剂脱水共沸精馏塔内醋酸与水的分离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回流中不同质量分数的对二甲苯(PX)在塔内的分布及其对塔釜加热负荷的影响.结合剩余曲线分析对二甲苯、水和醋酸正丁酯三元系统的分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PTA生产中采用醋酸正丁酯为共沸剂进行醋酸和水的分离时,应该在对二甲苯质量分数积累到0.15时,在回流罐分相器上增加旁路来排放部分溶剂以降低系统内PX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的抗炎作用,以确定竹节人参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竹节人参总皂苷对炎症的影响.结果 竹节人参总皂苷高、低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抑制作用与生理盐水组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竹节人参总皂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是竹节人参发挥抗炎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胃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实验研究益胃合剂抗炎作用,并与0.9%氯化钠注射液、消炎痛对照。采用醋酸扭体法研究益胃合剂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并与0.9%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对照。结果:益胃合剂(8、16g&#183;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益胃舍剂(16g&#183;kg^-1)对醋酸致小鼠腹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益胃合剂(16g&#183;kg^-1)对醋酸所致的痛刺激有显著的镇痛作用(P〈0.05)。结论:益胃合剂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饮用水中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通常包括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氯苯、苯乙烯等。除了苯是已知的致癌物以外,其他几种化合物对人体和水生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苯系物在我国大部分水系均有检出,其中甲苯、乙苯的检出频率高达70%。2007年7月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将原来毒理指标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紫外光谱技术和线性回归法编制程序,用APPle计算机计算了正已烷中硝基乙烷(A)和对二甲苯(D)形成1∶1电荷转移络合物的平衡常数,其值为0.036 L/mol(298 K),与文献报道相符。根据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计算了络合物的生成焓、生成自由焓和熵。  相似文献   
10.
针对C8芳烃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过程,在严格分析系统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混合池模型。该模型采用了等效连续逆流移动吸附建模方法,并考虑了床层轴向返混。根据装置操作条件,采用了液固吸附线性传质推动力模型和线性吸附等温线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