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6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6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在生理功能、形态结构及心理状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社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故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临床应用广泛的近20种体质分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结合自己20年多年临床工作实践经验提出阴阳寒热体质辨识法。这种体质辨  相似文献   
2.
虚实寒热夹杂证临床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夹杂证的形成基础,从症状、腹诊、脉诊、以药测证等方面探析虚实寒热夹杂证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期为临床提高疑难杂症的治疗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质,不同的水果也有不同的成分和特质。人的体质有寒热之分,水果的特质也有温凉之不同。那么,吃水果怎样选择才好呢?总的来说吃水果要讲究“三看五不可”。  相似文献   
4.
宋孝志教授治疗胃痞五法王玉芬,刘小北,李小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名老中医;胃痞,平调升降;燮理阴阳;调和气血;健脾悦胃;寒热并用宋孝志教授行医诊病,勤于思考。在强调中医整体辨证的基础上,又常根据其病证的发病特点、病程、...  相似文献   
5.
胆道蛔虫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蛔虫病史的患者,如遇寒热不调,饮食不节,造成脏寒膈热,迫使蛔上入膈,即可发病.起病多突然,症见上腹部疼痛,有"钻顶"样感觉,痛剧难忍,辗转反侧,烦躁不安,多伴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甚者四肢厥冷,冷汗涔涔.发作为阵发性,乍作乍止,痛止一如常人.经B超检查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6.
例1:足太阴寒热交争性剧烈腹痛:男,14岁,学生。1989年3月5日开始绕脐周疼痛,时作时止,已两年。近日疼痛加剧,捶头撞墙,大声呼叫,彻夜不眠,服止疼药不效。经某医院检查未发现异常,服中药6剂.仍然疼痛不止,故来我院中医就诊.患自觉绕脐周疼痛剧烈难忍,上攻胃脘,下连腰部.每晚9时升始至次日早晨5时左右疼痛不止,  相似文献   
7.
中医寒热辩证客观化研究需要客观化临床资料,体表温度是中医寒热辨证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为了获取体表温度的可靠性数据,我们研制了ZT-1"体表温度测试仪".该仪器有三个PN结温度传感器,经过测试,反应快,精度高,解决了中医按诊中触摸感知寒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使体表温度这一体征资料成为定量化数据,对寒热辩证的客观化研究及中医按诊现代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芳林  姚化红 《光明中医》2023,(12):2310-2313
目的 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上高县中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诊治的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药联合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治疗联合疗法,对比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总评分、复发率、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和随访2个月,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FDDQL总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2组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更佳且长久平稳。  相似文献   
9.
童俊生  李玉明  覃小兰 《新中医》2023,55(16):21-25
泻心汤类方是张仲景专为痞证而设,五个泻心汤均可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但是相互之间存在差 异和联系。现通过论述病机,分析方药及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剖析五个泻心汤,认为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无形邪 热痞结于心下之痞,附子泻心汤治疗无形邪热互结兼下焦肾阳衰败之痞,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 汤均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痞证,在病机上,半夏泻心汤证兼有痰浊,生姜泻心汤证兼有水气,甘草泻心汤证为脾 胃虚盛,三者脾胃虚弱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