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92篇
  免费   4197篇
  国内免费   984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81篇
妇产科学   187篇
基础医学   2506篇
口腔科学   232篇
临床医学   22093篇
内科学   4159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623篇
特种医学   14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254篇
综合类   26569篇
预防医学   25347篇
眼科学   160篇
药学   8338篇
  94篇
中国医学   4200篇
肿瘤学   554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769篇
  2022年   837篇
  2021年   959篇
  2020年   1000篇
  2019年   982篇
  2018年   837篇
  2017年   966篇
  2016年   1221篇
  2015年   1505篇
  2014年   3141篇
  2013年   3383篇
  2012年   5442篇
  2011年   6238篇
  2010年   5775篇
  2009年   6105篇
  2008年   10798篇
  2007年   8718篇
  2006年   8952篇
  2005年   10374篇
  2004年   6298篇
  2003年   3273篇
  2002年   2797篇
  2001年   2469篇
  2000年   1610篇
  1999年   1267篇
  1998年   972篇
  1997年   665篇
  1996年   520篇
  1995年   612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259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27篇
  1989年   153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背景 医患沟通障碍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少,缺乏信效度良好的评估工具。 目的 构建"五习惯"医患沟通评价量表(5HCS),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 2014年3月,采用Brislin翻译法在"四习惯"医患沟通评价体系(4HCS)的基础上,形成5HCS初稿;2014年4—6月,采用德尔菲法,使用问卷分两轮征求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修订条目后形成5HCS定稿;2018年3月,使用新构建的5HCS对127名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其评价数据,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评价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和标准关联效度。 结果 正式版5HCS包含5个维度("尊重示善,融洽关系""采集信息,引导观点""表达共情,建立信任""风险告知,知情同意""提供诊断,协商决策"),21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16,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r值为0.524~0.6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0.81,量表总分的评价者间信度r值为0.912,组内相关系数(ICC)=0.912,标准关联效度以中文版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为标准,两个量表总分之间的r值为0.377(P<0.01)。 结论 5HC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将其作为我国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测评工具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伴发冠心病时可出现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仅表现出轻微的胸闷、上腹部堵闷、不适、恶心、憋气等症状。糖尿病、闭塞性脑血管病或心衰的老年病人易出现无痛性心梗,容易漏诊,下面以系列病例详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5个区/县50个乡镇100个村为研究现场,以调查当日在岗的全科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第1轮采集样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基本信息;第1轮调查完成1个月后,运用标准化患者法开展第2轮调查,收集农村基层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结果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2名农村基层医生,完成186次标准化患者访问,正确诊断率为48.3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正确诊断率为18.68%(17/91),2型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为76.84%(7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农村基层医生更有可能做出正确诊断(OR=4.857,95%CI=1.076~21.933,P=0.040)。农村基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必要问诊和检查条目越多,做出正确诊断的概率越高(OR=1.627,95%CI=1.065~2.485,P=0.02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农村基层医生对2型糖尿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更高(OR=6.306,95%CI=3.611~11.013,P<0.001)。结论 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整体较差,建议以基层医生慢性病诊断过程质量改善为突破口,提升基层医生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慢性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为针对性开展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7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3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1 057名三至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自我报告童年期不良经历(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ACEs),包括躯体、情感与性虐待和躯体、情感忽视.客观评估男生睾丸容积和女生乳房Tanner发育分期.1年后随访再次评价ACEs与青春期发育.根据儿童基线与随访暴露情况,将ACEs分为无暴露组、短暂暴露组和持续暴露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组ACEs与随访1年后青春期发育的关联.结果 持续情感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和男生睾丸容积均呈正相关(β值分别为0.36,1.07,95%CI值分别为0.09~0.63,0.47~ 1.66,P值均<0.01);持续躯体虐待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83,95%CI=-1.58~-0.08,P<0.05);性虐待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负相关(持续β=-1.43,95%CI=-2.86~-0.02;短暂β=--0.45,95%CI=-0.73-0.19,P值均<0.05);持续情感忽视与女生乳房Tanner分期呈正相关(β=0.33,95% CI=0.06~0.61,P<0.05),与男生睾丸容积呈负相关(β=-0.19,95%CI=-1.38~-0.09,P<0.01).结论 青春期发育与童年期不良经历相关.不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差异的具体机制和相同ACEs青春期发育效应的性别差异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8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大一年级2 78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状态特质抑郁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负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2,0.43,0.14,-0.33,P值均<0.05)。自动思维中介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Bootstrapping法的95%CI为0.03~0.06)。消极应对分别调节了儿童期创伤与自动思维和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影响抑郁特质,其关系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6,(22):115-117
目的研究标准化护理与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对比。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子宫肌瘤患者42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标准组实施标准化护理,优质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手术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指数、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依从性评分;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应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优质组跟标准组比较,子宫肌瘤手术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优质组相较于标准组术后疼痛指数更低,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更短,依从性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两组应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优质组相较于标准组应激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优于标准化护理,可更好改善患者应激心理,提高术后康复依从性,缓解其疼痛感,缩短下地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了解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流行及发展状况,为学校结核病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连云港市在校学生和教师肺结核疫情数据资料,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学校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果 2008-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学校肺结核病1 11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4.03/10万)和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平均发病率(4.52/10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Z值分别为4.55和6.83,P值均<0.01),第二季度尤其是4月高发(季度及月份分布的x2值分别为68.44,94.99,P值均<0.01);病例平均年龄(20.11±7.54)岁,16~21岁为高发年龄段(74.19%);男、女比为1.87∶1;汉族最多(99.64%),其余为回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教师与学生的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rs =0.93,P<0.01);学校人群与普通人群在性别、病人来源、病原学结果、治疗分类、病原学阳性患者治疗结局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54,528.27,63.55,121.40,9.80,P值均<0.05).结论 连云港市学校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逐渐引起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校园欺凌指以校园为背景发生的欺凌事件,包括身体、言语、关系、网络各个层面的攻击[1-2].在欺凌事件中主要涉及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观者三方.欺凌事件对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观者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和伤害[3-4].  相似文献   
10.
分析凉山州地区彝族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凉山州初级中学1 629名彝族初中生(男生916名,女生713名)为测试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身体素质等指标.结果 与2008年相比,2018年彝族初中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4±7.81) cm,增长了3.14 cm;平均体重为(43.73±7.02) kg,增长了3.04 kg;平均BMI值为(19.34±2.40) kg/m2,增长了0.68 kg/m2,BMI趋于正常值的人群逐渐增多,肥胖率(1.66%)也增多.彝族初中生的身高、体重和BMI呈线性增长,各年级身体素质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10,P<0.01).结论 彝族初二学生肺活量和各项身体素质得分下降明显.可通过强化家庭作用,增加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和校外社会机构的介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结构等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