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4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918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024篇
口腔科学   163篇
临床医学   823篇
内科学   985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319篇
特种医学   3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52篇
综合类   2352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75篇
药学   619篇
  5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114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97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51篇
  2006年   633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669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668篇
  2001年   633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402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年龄因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了解基因治疗对老年大鼠MSCs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 方法 1月龄(幼年组)、9月龄(成年组)及24月龄(老年组)雄性Wistar大鼠各6只,取MSCs经体外分离、培养及携带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BMP-2)转染后,定量检测BMP-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表达,以及成骨细胞标志性蛋白:Ⅰ型胶原、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和骨桥素(osteopontin, OPN)的表达.将转染的各组MSCs分别与磷酸三钙(tricalcium phosphate, TCP)复合后植入裸鼠体内,3周后取材,比较各组诱导异位成骨能力.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BMP-2基因修饰的MSCs可以有效表达BMP-2,且表达量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ALP于诱导后第9天达高峰,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第7天,RT-PCR半定量检测示各组均有成骨细胞特征性蛋白,即:Ⅰ型胶原、OPN及BSP的明显表达,表达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P-2基因转染的MSCs与TCP复合后可诱导裸鼠体内异位成骨,各组成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BMP-2基因修饰的老年大鼠MSCs可以恢复成骨分化能力,基因治疗可能为老年性骨骼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而且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也高。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病的病例达1亿6千万,城市人口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8.8%,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高血压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己经先天确定,寄希望今后的基因治疗。但高血压的发病更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预防高血压病主要还得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3.
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我国约1.3亿,其中1/4为慢性乙型肝炎,易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目前主要依靠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治疗。但目前各种药物对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清除均无良好的效果,难以彻底清除病毒。因此,研究其他治疗策略,仍然具重要意义。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基因通过某种途径导入细胞而发挥治疗作用,是极具潜力的抗乙肝病毒治疗策略。本仅对部分慢性乙型肝炎基因治疗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作勇 《医学文选》2002,21(5):733-735
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 ,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近年来治疗心衰药物的开发和合理利用 ,使心衰病人的症状有所缓解 ,但均未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而基因治疗有望能完全纠正 CHF病人的心功能 ,现就近年来基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基因治疗方法学及进展 [1~ 4]1 .1 基因治疗的概念 基因治疗指将正常和野生型的基因插入靶细胞的染色质基因组中 ,以补充缺失基因或置换致病基因 ,从而产生新的表型的一种治疗方法。基因治疗必须具备目的基因、靶细胞以及将目的基因导入靶细胞的转基因方法…  相似文献   
5.
E1A对HER—2/neu过度表达肿瘤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癌、肺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常伴有HER-2/neu癌基因的扩增与过度表达,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转移能力增强、预后不良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探讨联合应用成纤维细胞介导和IL-2和IL-3的基因疗法对骨髓移植后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效果及机理。将分别转梁IL-2基因及IL-3基因的NIH3T3的细胞以单独或联合方式移植至BMT的荷瘤小鼠腹腔内8d后,取出小鼠骨髓细胞检测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IL-2受体的表达,并观察荷瘤小鼠的存活期。结果:IL-3基因治疗虽然可加速BMT后造血重建过程,但对骨髓细胞的NK,LAK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脑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反义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个介绍。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来基因重组及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日益成熟,为Ⅰ型糖尿病的治疗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Ⅰ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治疗的研究现状,尤其是胰岛素基因表达调控的最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带有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CMV-tk)结合核苷类似物(NA)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方法:用X-gal染色测定AdHCMV-lacZ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效率。用AdHCMV-tk/ACV、GCV离体及活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结果:AdHCMV-lacZ感染C6细胞效率达100%,AdHCMV-tk感染C6细胞,在病毒感染复数为1000时,GCV和ACV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μg/ml和20μg/ml,Ad-HCMV-tk/ACV治疗大鼠C6胶质瘤模型,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7.0±1.6天(生理盐水组)、14.5±1.3天(AdHCMV-lacZ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对靶细胞感染效率可达100%,AdHCMV-tk用GCV的杀伤C6胶质瘤细胞比ACV强,而HSV-tk/ACV用腺病毒介导治疗大鼠脑肿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由于软骨组织内无血管,因此其损伤后仅靠其自身来修复是非常有限的.有研究表明,很多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软骨形成及软骨样组织修复的功能.由细胞介导的相关基因于损伤部位分泌这些细胞因子促进软骨修复被认为足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就近期软骨损伤的基因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