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87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垂钓兼有赏画的雅致,吟诗的飘逸,弈棋的睿智,游览的旷达,是养性修身,陶冶情致,强身健体的最佳活动,历代留下了很多情趣盎然的垂钓诗话。  相似文献   
2.
自唐于公元610年建国至公元714年安史之乱暴发,唐王朝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一个高峰。出自胡人的唐皇室,既有来自草原的粗犷与豪爽,也有得于中原的细腻与谨严。初唐时期确定的“三教并尊”政策,虽然以道为先,对儒学和佛教也无所摈斥,加之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精明政治人物的先后登台,唐王朝的国力不断的上升,社会思想相对活跃,文化学术也日趋繁荣。虽然自玄武门之变以后,唐王朝的高层不断地演绎着惨烈的政治悲剧,但风波所及主要在皇室和勋臣,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相对较小的。“经三国、两晋、南北朝摧残的社会,到初唐才恢复了两汉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浩之 《东方药膳》2004,(12):1-1
我国唐代大医学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京北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享年107岁,一说120岁。据《旧唐书》记载:“七岁就学,日讲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唐)太宗即位,召诣京师,嗟其容色甚少,  相似文献   
4.
劳勗 《养生月刊》2004,25(12):1109-111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尤在前期,国势强盛,维持了较好的社会稳定,使封建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唐代的绘画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辉煌局面,与前代相比,这时绘画题材更为广泛,画种、画法也空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代中后期的宦官实际上并非全是阉人。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安史之乱后 ,内侍官员的兼职愈来愈多 ;许多内侍官员一直在军中任职 ,并不服务于宫闱 ;本人也都安家于宫外 ;在很多情况下 ,内侍官员确实有家族化倾向 ,等等。  相似文献   
6.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一年明月今宵最,昌黎韩愈激情赞。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韩昌黎就发出对中秋月圆的赞叹。“中秋节”为一年四季“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民间传统节日,故称之“中秋”或“仲秋”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挖掘唐代中医性药的研究成果,为现代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唐代中药著作和方书如《新修本草》、《十全要方》等所记载的单味和复方性药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结果:唐代对中医性药的研究己十分完善,己认识到单味性药84种,有名复方30多首。在性药的使用方法上己趋多样化,有各种内服和外用剂型用于临来。结论:唐代对中医性药的认识和应用为后世的中医性药学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对当前研究和利用中医性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千金方》唐宋流传拾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思邈《千金方》于658年之间成书后,经历了400年的传抄珍藏,时隐时现。只有《新修本草》《外台秘要方》《太平御览》《太平圣惠方》等由政府或高官显宦编纂的书籍里才见援引。本文分析了王冰《素问次注》、昝段《经效产宝》的引书情况,进一步证明了《千金方》成书以来,直至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勘刊刻之后,才渐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0.
清代学者教导弟子常说:“欲免俗儒需读史。”历史如镜,可观得失,可知传承。每一学科都有每一学科自己的历史。《伤寒论》也有自己的传承历史。《伤寒论》是中医的灵魂,从事中医工作者无不把此书作为第一必读之书,因此,了解《伤寒论》从汉代到目前近两千年的基本流传概貌,大体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