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医学的科学抽象法与《周易》的关系。《周易》很早就提出了“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哲学思想。所谓“形而上者”,即指的科学抽象。它还提出“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就是要人们通过掌握科学抽象的方法以达到执简驭繁的目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医学在自己的理论和实践中把科学抽象法运用得十分普遍和淋漓尽致,并具有执简驭繁的基本特色。  相似文献   
2.
3.
天人合一论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的精华,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天人合一整体观源于《周易》,《内经》将《周易》天人合一整体思想汲取到医学领域,使中医理论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独有特色。  相似文献   
4.
诗曰:“起傍梅花读周易,更书香草读离骚。” 微风吹过蜡梅树林,暗香浮动,沁脾醒脑。黄老正在屋内运用《周易》向小昕、小陶说明中医组方的思想。一切的生命运动,都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太极图中黑白阴阳“两鱼”即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不停地旋转。如果这种运动停止,那就是一方顽石、一块腐肉、一湾死水,一个荡然空洞无物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健康大视野》2010,(12):102-106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  相似文献   
6.
从"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谈医易相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群  邹世光  刘洋 《中医杂志》2008,49(7):666-667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一语对后世医学界影响较大,众多医家多有阐发,但解释众说纷纭,各执一词,兹略陈愚见,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7.
8.
男声频道     
胡元骏 《东方养生》2007,(10):152-153
易中天 现在盗版泛滥,严重扰乱市场,作者和读者都深受其害。打击盗版商是题中之意。不过,我还要说,是读者养肥了中国的盗版业,因此要严厉谴责购买盗版的读者。  相似文献   
9.
周易》属于古代哲学著作 ,其哲学思想对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对易经的研究 ,把易经中的某些哲学理论与医学理论熔铸成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因此历来有“医通于易”之说。唐孙思邈云 :“不知易 ,不足以言太医。”明张景岳云 :“是以易之为书 ,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 ,一象一爻皆寓尊生之心鉴。”“易具医之理 ,医得易之用。”笔者学习周易有一些体会 ,试从既济卦谈援易入医。1 坎离交合与心肾相交既济卦离下坎上。离 ,火也 ;坎 ,水也。上水下火 ,本不相容之物 ,合异而同居一体 ,不相害反相成 ,有阴阳交…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养生     
唐代白居易不仅是大诗人,而且是一位养生家。他主张养生应从青年时期开始,他本人即从青年时期就开始读养生书、练气功、叩齿、注意饮食等,以达养生之目的。正如他在《永崇里观居》一诗中写道:“何必待衰老,然后悟浮休……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寡欲虽少病,乐天心不忧。何以明吾志,《周易》在床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