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74篇
  免费   3517篇
  国内免费   2586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238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1069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3163篇
内科学   2551篇
皮肤病学   554篇
神经病学   601篇
特种医学   7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998篇
综合类   11904篇
预防医学   2493篇
眼科学   105篇
药学   16938篇
  66篇
中国医学   14851篇
肿瘤学   755篇
  2024年   486篇
  2023年   1332篇
  2022年   1538篇
  2021年   1747篇
  2020年   1434篇
  2019年   1592篇
  2018年   952篇
  2017年   1674篇
  2016年   1799篇
  2015年   2134篇
  2014年   3043篇
  2013年   3093篇
  2012年   3807篇
  2011年   4134篇
  2010年   3469篇
  2009年   3282篇
  2008年   3857篇
  2007年   3295篇
  2006年   3015篇
  2005年   2770篇
  2004年   2109篇
  2003年   1877篇
  2002年   1321篇
  2001年   980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480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索分析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抗非白假丝酵母的作用,拓宽其应用范围。方法将近平滑假丝酵母、克柔假丝酵母、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及临床菌株选为待试菌株,测定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黄芩苷及伊曲康唑对待试菌株的抑菌圈直径。结果除伊曲康唑对部分待试菌株耐药外,3种药物对待试菌株存在一定的抗菌作用。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9.44±5.27)mm、28.00(25.00,30.00)mm、18.00(15.00,24.00)mm,大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为25.00(20.00,28.00)mm,大于伊曲康唑(P<0.05)。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56±4.64)mm、25.00(20.00,28.00)mm,小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89±3.33)mm、18.00(15.00,24.00)mm,小于伊曲康唑(P<0.05)。结论 8-(N,N-二甲基-胺甲基)-黄芩苷对近平滑假丝酵母标准菌株、近平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克柔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黄芩苷,对光滑假丝酵母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优于伊曲康唑;其对光滑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黄芩苷,对克柔假丝酵母的标准菌株、临床菌株的抗菌作用弱于伊曲康唑。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芒果苷对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实验分四步:(1)细胞存活率实验分5组,即:空白组、LPS组、LPS+不同浓度(50、100、150μg/mL)芒果苷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2)一氧化氮(NO)、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分泌实验分6组,即:空白组、LPS组、LPS和不同浓度芒果苷(50、100、150μg/mL)组、LPS+BAY 11-7082[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组。Griess法检测NO分泌量,ELISA法检测IL-1β、TNF-α及IL-6分泌量。(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环氧化酶-2(COX-2)mRNA及蛋白表达实验分组同细胞存活率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NOS及COX-2 mRNA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NOS及COX-2蛋白表达水平。(4)细胞质、细胞核中NF-κB表达实验分3组,即:空白组、LPS组、LPS+150μg/mL(终末浓度)芒果苷共处理组,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质、细胞核中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 (1)与空白组比较,LPS组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存活率(P0.05);与LPS组比较,50~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对RAW264.7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2)与空白组比较,LPS组NO、IL-1β、TNF-α、IL-6分泌量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除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NO、TNF-α分泌量无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各组NO、IL-1β、TNF-α、IL-6分泌量均显著降低(P0.05)。(3)与空白组比较,LPS组iNOS、COX-2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50~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iNOS、COX-2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4)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量减少,细胞核中则增多(P0.05);与LPS组比较,150μg/mL芒果苷预处理组细胞质中NF-κB p65蛋白量升高,细胞核中蛋白量减少(P0.05)。结论芒果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iNOS、COX-2表达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分泌,干预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55例接受肾移植并于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片0. 5 mg/(kg·d)口服,3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地黄叶总苷胶囊,0. 4 g(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12周后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12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且用药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安全性高,两药联合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miR-599、含溴结构域蛋白4 (BRD4)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该院行切除术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47例(卵巢癌组),收集同期良性卵巢上皮组织41例(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34例(正常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iR-599和BRD4 m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D4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iR-599和BRD4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miR-599 mRNA在卵巢癌组、良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中的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 BRD4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miR-599、BRD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是否绝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 05),与FIGO分期、组织分化有关(P0. 05)。Spearman检验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中miR-599与BRD4表达负相关(r=-0. 631,P0. 05)。miR-599低表达者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miR-599高表达者(41. 94%vs. 81. 25%,P0. 05); BRD4阳性表达者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BRD4阴性表达者(34. 48%vs. 88. 89%,P0. 05)。结论 miR-599在卵巢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BRD4显著高表达,二者与卵巢癌患者病理分化及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UPLC-MS/MS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和柚皮苷在大鼠10种脏器组织中含量,分布规律及特征。方法:采用UPLC-MS/MS技术建立提取物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在大鼠心、肝、脾、肺、肾、脑、胃、小肠、脂质、肌肉组织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大鼠给药后分别于0.33,0.67,1,4,8 h的5个时间点,分别摘取以上10种脏器组织,测定脏器组织及血液中效应组分的质量浓度,采用DAS(V 2.0)药动学软件对各样本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房室拟合,并计算不同组织效应组分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及平均滞留时间(MRT)。结果:所建立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专属性、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良好、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定量下限均符合有关规定;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血液中的分布符合一室模型,除肾脏及脑组织外,其余脏器中提取物效应组分的房室特征多为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柚皮苷在肾脏中的拟合结果为非静脉注射的二室模型,新橙皮苷在脑组织拟合结果为静脉注射的三室模型,给药后8 h各组织中效应组分新橙皮苷及柚皮苷AUC值大小顺序均为小肠 > 胃 > 肾 > 脂质 ≈ 脾脏 > 肺 > 肌肉 > 肝 > 心 > 脑,效应组分在各脏器中均无明显蓄积;效应组分在血液、肾脏、肝脏中的滞留时间较长,MRT均大于2 h,脂质最短,MRT不足1 h;各脏器中新橙皮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约是柚皮苷的3倍,而心、肝、肾中则是3.5,2.1和3.4倍。结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组织中分布迅速,达峰时间早于血液;效应组分在肠道内消除缓慢,给药8 h后在各脏器中的含量均显著下降且无特异的蓄积部位。研究结果揭示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效应组分在大鼠体内的分布特征及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玳玳果黄酮降脂提取物在体内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茶碱类药物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即对患者予以丙酸氟替卡松,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茶碱类药物,即对患者予以多索茶碱,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甲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8%,乙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91.7%(22/24),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甲乙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FEV1、FEV1/FVC、PEF)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辅助使用茶碱类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治疗的效果,且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栀子苷对ox-LDL诱导的RAW264.7来源泡沫细胞DNA甲基化的作用。方法以ox-LDL诱导RAW264.7细胞形成泡沫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栀子苷对泡沫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无处理)、模型组(80μg/mL ox-LDL处理)、栀子苷小剂量组(80μg/mL ox-LDL+30μg/mL栀子苷)、栀子苷大剂量组(80μg/mL ox-LDL+100μg/mL栀子苷),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总胆固醇试剂盒检测栀子苷降脂效应;同时提取DNA,进行甲基化免疫共沉淀联合测序(Medip-seq)检测,并对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GO与Pathway分析。结果红油O染色结果提示:以80μg/mL ox-LDL处理的RAW264.7细胞泡沫化最为明显;栀子苷对RAW264.7来源泡沫细胞无细胞毒作用;大剂量栀子苷(100μg/mL)能够降低细胞总胆固醇(P=0.0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共有大量异常差异基因甲基化(包括异常的基因高甲基化与基因低甲基化)。涉及多个AS相关功能与通路,如蛋白激酶C活性,MA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等;小剂量与大剂量栀子苷(30μg/mL与100μg/mL)均能改变泡沫细胞中异常的基因甲基化,涉及蛋白激酶C功能、Wn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PAR信号通路等。栀子苷不仅能去甲基化,同时还能促甲基化。结论栀子苷可能通过对ox-LDL诱导的泡沫细胞异常基因甲基化进行双向调控实现抗AS效应。  相似文献   
8.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5,(4):270-273
[目的]探讨牛蒡苷(ARC)对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RC组、磺胺嘧啶钠阳性对照(PC)组.于弓形虫感染后第4d起给予药物治疗,连续5d.感染后第7d腹腔注射给予T.g.HSP70,次日末次给药4h后采集颈动脉血处死小鼠,取肝称质量,计算肝脏指数;采用比色法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血小板活化因子(PAF-AH)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和肝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ARC组和PC组ALT,AST水平和MDA,IL-1β,TNF-α含量及PAF-AH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ARC组与PC组上述各项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对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及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铂类药物在实体瘤儿童化疗过程中对听力的影响,考察铂类化疗药导致听力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在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进行化疗的实体瘤儿童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化疗过程中均使用铂类化疗药,分别在第1、3、6次化疗前进行规范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结果共纳入0.2-12.5岁实体瘤患儿47名,共计94耳,进行化疗的平均次数为5.4次(3-10次)。ABR检查中以任意一耳听阈大于30d B n HL为听力损伤,第6疗程听力异常发生率为6.4%(6/94),与基线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6疗程ABR阈值与基线水平相比,ABR阈值明显升高,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PTA检查中第6疗程6k Hz、8k Hz测听结果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阈值明显提高;DOPAE提示第6疗程6k Hz、8k Hz,通过率明显下降,与基线水平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年龄是铂类药物耳毒性的危险因素,(p<0.05,OR值=0.912),提示年龄越小铂类药物的耳毒性越易显现。结论铂类药物用于儿童实体肿瘤化疗可引起听力损伤,在高频部分(6-8 k Hz)尤为显著。DOPAE、纯音测听及ABR可作为监测、评价铂类药物耳毒性的重要指标。儿童年龄越低则铂类药物引起听力损伤的危险越大,低龄儿童使用铂类药物时更需加强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