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1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4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14例卫气分证温病患者的面色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课堂气氛与听力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课堂气氛的重要性 课堂气氛是由教学双方共同创造的一种氛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方式和内在情感体验的统一。它是在课堂教学情景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情感状态,课堂气氛可分为积极健康支持型的教学气氛和失败消极型的防卫气氛。积极的课堂教学气氛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5.
宣肺通腑活血法治疗温病卫气发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试论卫气营血与三焦证候的本质与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气营血证是温邪伤阴程度浅深不同的层次分类,三焦证是湿温邪气阻滞气机的部位区别。温邪伤阴并阻滞气机,则卫气营血病变涉及三焦;湿热之邪日久化热伤阴,则三焦病变涉及卫气营血。卫气营血证治疗重点为清热养阴以达邪外出,三焦证治疗重在宣畅气机以泄经邪热 。二者既密不可分,又不能相互取代,临症运用中应根据伤阴与气机阻滞的具体情况,随机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26例温病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数的检测结果表明:卫气营血各病证组之间的体温、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现代医学和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分析了本检测结果的原因。认为近年来提出的“体温、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数可以作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分型的参考标准”的说法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8.
自拟解肌透邪汤治疗流行性感冒卫气证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病学核心理论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中医辨证学的重要内容,是临床各科的基础,其理法不仅可以辨治温病,而且可广泛应用于杂病的辨治;温病学学科应界定为基础中医学三级学科。温病学学科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温病学理法辨治杂病的研究、温病学名家杂病辨治规律的研究、伤寒学与温病学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医学理论和方法移植渗透的研究。温病学课程有待分化为:经典温病学、温病学派杂病学、中医传染病学、实验温病学。温病学的概念有待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临床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异常等运动症状及睡眠障碍、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认知和精神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西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大脑黑质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退行性病变,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递质降低、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递质失衡,从而引发一系列运动与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