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刺梨酸的分离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光义 《药学学报》1987,22(2):121-125
刺梨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五环三萜酸,命名为刺梨酸。通过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确定其化学结构为2β,3α,7β,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  相似文献   
2.
刺梨汁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起展  方耀明 《营养学报》1995,17(2):210-215
用高氟饲料喂养大鼠6个月,复制出慢性氟中毒模型,再自由饮用刺梨汁3个月,探讨刺梨汁对慢性氟中毒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刺梨汁可明显改善氟中毒的一般状况,对已形成的氟斑牙影响不大,但可促进尿氟排泄,降低血清和骨氟含量及尿羟脯氦酸含量,提高血清中维生素C、维生素E和血清、肝、肾GSH含量,增强血、肝、肾GSH-Px和SOD活性,降低血清、肝和肾LPO含量,降低尿γ-GT和血清GPT活性及肝TG含量,提示:刺梨汁具有明显桔抗慢性氟中毒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尿氟排泄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837-49μmol/L 含汞水饲养大鼠8 周,复制出慢性汞中毒模型,然后分别自由饮用含维生素C6812-76μmol/L 的利康饮和ip 125mg/kg 二巯基丙磺酸钠(DMPS)3 周,探讨利康饮和DMPS 对慢性汞中毒大鼠尿汞排泄和脂质过氧化损害的影响。结果发现,慢性汞中毒引起血清、肝、脑和肾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含量显著降低,血清、肝、脑和肾丙二醛( MDA) 含量、尿蛋白含量及尿碱性磷酸酶(AKP) 活性显著升高;利康饮可显著增加尿汞排泄和血清维生素C 含量,并使慢性汞中毒引起的血清、肝、脑和肾GSH 含量显著回升,血清、脑和肾MDA 含量、尿蛋白含量及尿AKP 活性显著回降;DMPS 虽有明显促进尿汞排泄效果和使血清MDA 含量显著回降的作用,但对慢性汞中毒引起的其它脂质过氧化损害指标影响不明显。结果表明,刺梨利康饮具有一定排汞效果,并对慢性汞中毒引起的机体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脂质过氧化损害具有明显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刺梨,主产于贵州,因果实长有刺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兴水果,有“黔属独有,越境不生”之说。刺梨,在沉睡了几千年之后,直到近十几年人们才发现它具有非凡的营养、保健等价值。  相似文献   
5.
刺梨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玲  瞿伟菁  孙斌  包艳洁  陈嵩  武雯 《中成药》2005,27(9):1089-1091
刺梨,又名木梨子,学名缫丝花(Rose roxburghii Tratt.),是蔷薇科落叶灌木.生长于我国云南、贵州等西南省份山区,尤以贵州资源最为丰富.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对其药理作用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揭示了刺梨对提高免疫功能[1]、延缓衰老[2]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3,4]、抗癌防癌[5]、降血脂[6]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然而,关于刺梨化学成分的研究较为少见,有文献报道刺梨中含有具有多方面药理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7,],并用正交试验法对其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本实验首先对提取的最佳乙醇浓度进行确定,进一步对刺梨果实总黄酮的提取和大孔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为深入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建立刺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anbon Phecda C18柱(250 mm × 4.6 mm,5 μm),乙腈(A) 0.05%磷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55 nm,柱温:25 ℃;测定了14 批刺梨药材的指纹图谱,应用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药材进行分类,建立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建立了刺梨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及其特征图谱,不同产地药材图谱具有一定差异性。结论刺梨HPLC特征图谱的建立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民族药刺梨的生药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研究和开发蔷薇科植物单瓣缫丝花(Ro-sa roxburghii Tratt.f.normalis Rehd.et wils)的果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和理化鉴定的方法作系统的生药学研究.结果:证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有机酸、三萜类化合物,尚含挥发油等.其果皮显微横切面特征可见大小不一的多轮维管束及石细胞群.粉末特征含大量各种形状的石细胞及单细胞非腺毛.结论:为制定药材质量标准,研究和开发利用该药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复方银杏叶制剂配伍减毒作用.方法 观察不同比例刺梨汁粉与银杏叶提取物配伍的小鼠急性毒性结果,并测定不同比例鲜刺梨汁与银杏酸对照品混合后银杏酸的含量.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与刺梨汁粉以1:2比例配伍时小鼠急性毒性最低;而银杏酸与鲜刺梨汁混合比例为1:1时,银杏酸含量降低最多.结论 刺梨与银杏叶提取物配伍有利于提高制剂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与刺梨不同比例配伍银杏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与刺梨不同比例配伍银杏酸的含量,探讨复方银杏叶制剂配伍减毒的机制.方法 采用RP-HPLC法,选用汉邦Kromasil C18色谱柱,甲醇-3%HAc水溶液(92: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2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银杏酸在0.08~0.64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1.5%;刺梨与银杏叶提取物配伍后,银杏酸的含量较配伍前明显降低,随添加刺梨比例不同,银杏酸含量呈一定的变化趋势,当刺梨与银杏叶提取物比例达2:1时,银杏酸含量最低.结论 刺梨与银杏叶配伍后,可降低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龚燕波  方崇波 《海峡药学》2008,20(11):46-48
目的 测定复方刺梨合剂中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在392nm波长下样品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结果 线性范围5.06~50.60μg·mL-1,回归方程A=5.84×10-4+0.01321C,r=0.9996,平均回收率99.59%,RSD=1.49%.结论 所建方法 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复方刺梨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