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18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135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6篇
综合类   676篇
预防医学   269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80篇
  2篇
中国医学   356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临床已确诊的哮喘患难与共儿在未治疗前同时用皮肤点剌法和量子共振法检测同一种过敏源比较两种方法以的符合率,平均符合率为94.3%。表明量子共振法对过敏源的检测准确率高,安全性大,快捷无创,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对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经阴道彩色B超测量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并以均数分组,各组患者用克罗米芬100mg进行促排卵,通过卵巢对克罗米芬的敏感性来反映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与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结果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血流越大,对克罗米芬反应性越好,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B超检测卵巢动脉收缩期峰速度可以反映卵巢的储备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人工合成的铁(Ⅱ)半胱氨酸SOD模拟物的毒性及其吸收后血清半衰期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灌胃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遗传毒性和灌胃后吸收入血清的药时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物对小鼠灌胃的LD50为大干5000mg/kg。连续给药1月后,小鼠的心、肝、胸腺、脾、肺、肾和肠胃等脏器在形状、大小和颜色上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差异;用800mg/k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7d,小鼠的晴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有一定增长(P〈005);经不同浓度给药后,血清中血药浓度峰值时间为60-210min,半衰期为90-180min,证明此药为微毒物质,适当剂量口服后无明显蓄积毒性,大剂量使用时可导致一定的染色体损伤,血清药浓度半衰期随给药浓度有所变化。此药可望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医药或化妆品、饲料、食品中的抗氧化添加剂及着色抑菌的防腐添加剂等中代替天然SOD。  相似文献   
7.
左双腔支气管导管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测无隆突钩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管端位置与吸气峰压(Ppeak)以及肺顺应性环形状改变的关系,探讨用Ppeak和顺应性环的变化评估DLT管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 拟行右侧剖胸手术的成年患者32例,静脉诱导后插入左Mallinckrodt DLT,吸入氧化亚氮和地氟醚维持麻醉。按纤维支气管镜(FOB)确认DLT管端位置和通气方式将观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S1),管端位置正确的双肺通气;第二阶段(S2),管端位置正确的左侧单肺通气;第三阶段(S3),管端插入左下支气管(置管过深)的左侧单肺通气;第四阶段(S。),管端处在左支气管开口(置管偏浅)的左侧单肺通气。每阶段均机械通气15min。结果 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与FOB检查符合者占71.9%。S2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50.8%,肺顺应性(Cdyn)值减少36.2%;S3时Ppeak值比S1时增加87.4%,Cdyn值减少56.8%。PV环曲线斜率向右明显移位,环体显著延长。结论 用无隆突钩DLT行肺隔离,在无FOB定位的条件时,联合应用听诊法、回归方程预计插管深度、动态监测气道峰压和P-V环的变化综合评估,可提高DLT管端的正确到位率。单肺通气的气道峰压超过双肺通气时的1.65倍,且气道峰压超过25cm H2O.应高度怀疑DLT管端发生过深移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对过敏性疾病进行脱敏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35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测定,并对其中63例进行系统的脱敏治疗。结果63例患者脱敏治疗的总优良率为82.5%。变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变应性皮炎较单纯变应性皮炎合并其他过敏症患者的疗效显著(P<0.01)。结论生物共振脱敏治疗无任何不良反应,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量子共振检测蟾蜕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量子共振检测法,对蟾蜕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发现蟾蜕对多种恶性肿瘤均有良好的效果,且毒性极低,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中药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引起化脓性睾丸炎及附睾炎较少见。2003年12月,我室从1例急性化脓性睾丸炎及附睾炎患的脓汁标本中同时分离出大肠埃希菌、峰房哈夫尼菌生物1群、草绿色链球菌三株病原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