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8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7例克隆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克隆病 (Crohn’sDisease)在欧美国家较为常见 ,而在我国较少见 ,且临床误诊率高。本文对 2 7例克隆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 7例克隆病中手术标本 15例 ,内窥镜标本 12例 ,男性 18例 (6 6 % ) ,女性 9例 (34% ) ,男∶女 =2∶1,年龄 14~ 70岁 ,平均年龄 39.8岁 ,发病高峰年龄2 0~ 5 0岁。与国外报道克隆病男女发病率相同 ,大部分病人年龄在 2 0~ 4 0岁[1] ,本组报告有所不同 ,但与国内袁育红[2 ] 报道较一致。1.2 方法新鲜标本经 10 %中性甲醛固定 ,常规石蜡切片…  相似文献   
3.
张楚营 《河北医学》1998,4(8):23-25
目的:克隆病首先由克隆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1973年WHO才开始命名为克隆病。本病在我国较为少见,死亡率高。本文为探讨克隆病的治疗规律及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治验病例介绍。方法及结果:文中所举例先后住院8次,出院后坚持激素长期规则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结论:作者认为坚持长期规则激素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较好的治疗克隆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炎性肠病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克隆病误诊为阑尾炎分析广西融安县铁路医院钟毓勋桂林市人民医院覃谦,马特关键词克隆病;误诊;阑尾炎克隆病是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最多见于回肠末段,故又称末端回肠炎,也可局限在结肠,或同时累及回肠和结肠,本病在急性期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本文总结我院6...  相似文献   
6.
克隆氏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隆病(Crohn'S Disease,简称CD),旧称局限性肠炎或肉芽肿性肠炎,是1813年Crohn首先报告描述的,但直到1932年才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名为CD。由于病因不明,病变部位不定,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易误诊漏诊。为此,本文就我院自1982年6月至1994年6月收治的CD68例进行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靳明林  詹新恩 《重庆医学》2000,29(2):180-181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未婚。因脐周阵发性绞痛伴高热、血便4月余而入院。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脐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无规律性,可放射至右腰背部,伴畏疼发热,不思饮食,周身乏力。无腹泻及水样或粘液便。发病3个月内解暗红色血便二次,每次约400ml。先后在当地两医院治疗月余,病情无缓解。以腹痛待查、肠结核收住我院内科。经抗结核、抗感染等对症治疗2周,病情无改善,持续高热,腹痛加重,又解血便二次共约800ml。结肠镜检疑升结肠癌而转入外科。体检:T39℃、P130次/分、R26次/分,BP14/…  相似文献   
8.
①应谨守病机,辨证准确:本病总的病机是湿热蕴结大肠,气血变滞,这是属邪实的一面。但是,大肠主传导有赖于脾胃的健运,大肠有病必延及中焦。少腹属肝,肝病必传之于脾,加之患者久病必虚多郁,往往易于形成肝脾不和,升降失司,寒热不调,正虚邪实的局面。这就必须加以全面地分析,准确地辨证。②证变法亦应变,论治要周密:本病的病机多属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变滞,正气虚衰。在施治时除紧紧抓住这个病机外,还要具体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或以祛邪为主,补虚为辅,或以补虚为主,兼以祛邪,或补消并用,做到证变法亦变。然药既中的又要…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