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俗字学相关知识,借助具体事例、详细分析,探讨了俗字学知识在研读《黄帝内经》中的重要价值。结果表明,在研读《黄帝内经》的过程中,俗字学知识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有助于识文断字,考释语词含义;有助于弄清讹误因由,准确校勘文本;有助于沟通异文,澄清错误观念;有助于准确理解经义,指导临床实践4个方面。这提示从事内经学教研工作的学者,在解读、讲授《黄帝内经》时,一定要重视俗字学知识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症"是"證"的俗字,用以代指"證"中有关疾病的义项.欲考察其产生、发展的具体时期,当依据古籍的刊刻年代而非成书年代.元以前刻本中未见"症"字,"症"字诞生的时间下限大约在元末,弘治、正德、嘉靖三朝"症"字始多见于版刻,万历以降"症"字开始大量替代"證",逐渐成为表示"病症"这一义项时的主要用字.其产生、发展、普及与词义分化的需要、文人刻书的风尚、医学丛书的刊行、戏曲小说的繁荣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清代至民国"症"仍与"證"混用,而今"症"字表"症状"之义,主要是在西医学影响下,中医学欲昭示自身独特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佚名 《健康天地》2009,(2):55-55
<正>蒲松龄(1640-1715年),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的《聊斋志异》通过谈狐说鬼的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那些狐鬼真的比某些"正人君子更可爱"呢!  相似文献   
4.
医话著作是有关医药内容的随笔小品,其内容广泛、形式灵活、含义深刻,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梳理了我国医话著作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指出明清医话中保留了大量俗字,亟需对此加以整理和研究。分析了伏、槟榔、燥等在明清医话中的俗字书写,以此说明对明清医话的俗字研究,不仅是整理与校勘的需要,也将进一步开拓俗字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运用偏旁分析、归纳类比、异文校勘、字书佐证等方法 ,举例辨析仁和寺本《太素》中的俗字 ,认为研究古医书中的俗字 ,有文字学和医学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偏旁分析、归纳类比、异文校勘、字书佐证等方法,举例辨析仁和寺本《太素》中的俗字,认为研究中医书中的俗字,有文字学和医学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古医书中的"痓"当作"痉",已被当代学者所公认,但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证的病为何被写作"痓",却少有人分析.本文从俗字发展史及"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入手,研究"痉"写作"痓"字的原因,指出由于不识"痓"是"痉"字的俗字,从而产生对中医痉病认识的分歧、误解和争议.  相似文献   
9.
1.俗字的概念俗字是异体字的一种,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异体字.古籍中,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其中最通行且被官方认可的那个字形是正字.正字在字形结构上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能用于各种场合,能进入高文大典.  相似文献   
10.
温长路 《河南中医》2008,28(2):75-76
接到钱超尘老送给我的这本150万言的<<黄帝内经太素>新校正>(学苑出版社出版)已经一年有余了,断断续续地阅读,认认真真地琢磨,仔仔细细地品味,零零散散地领会,致使这篇书评成为难产之物,可见读者之愚钝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