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59篇
  免费   1310篇
  国内免费   769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163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527篇
口腔科学   202篇
临床医学   1628篇
内科学   1383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241篇
特种医学   4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777篇
综合类   4910篇
预防医学   2935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1467篇
  32篇
中国医学   4029篇
肿瘤学   725篇
  2024年   187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569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314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619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1022篇
  2012年   1348篇
  2011年   1265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002篇
  2006年   896篇
  2005年   1039篇
  2004年   896篇
  2003年   743篇
  2002年   638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上皮内瘤人群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体检中心行胃镜检查的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及单纯CAG受试者资料,将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受试者作为研究组,240例单纯CAG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发病部位、中医体质结果等信息,分析不同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性别、年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部位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的关系,比较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240例CAG伴上皮内瘤变患者,不同年龄组CAG伴上皮内瘤变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6~65岁年龄段发病多见。CAG伴上皮内瘤变体质分布(兼挟体质纳入其中):血瘀质27例,湿热质100例,气郁质60例,阴虚质33例,痰湿质38例,气虚质45例,阳虚质48例,平和质5例,特禀质5例,以湿热质为主。男性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气郁质;女性人群中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湿热质(11.6%)好发于45~55岁年龄段,气郁质(7.8%)、痰湿质(4.4%)和气虚质(5.3%)好发于56~65岁年龄段,阴虚质(3.6%)、阳虚质(6.6%)好发于>65岁年龄段。CAG伴上皮内瘤变质发生部位以胃窦为主,其次是胃体、胃角,发生部位和体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气郁质,然后是阳虚质和气虚质。单纯萎缩性胃炎也是以湿热质为主,其次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两组间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伴上皮内瘤变人群中,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发病年龄段中老年人多见,男性人群体质以湿热质为多,女性人群以气郁质、气虚质为主。发病部位与中医体质无明显相关性,CAG伴上皮内瘤变和单纯CAG体质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夏靖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19,36(12):1149-1152
中医对于脂溢性脱发,传统多按"血热风燥""血虚风燥""湿热""肝肾不足"等分型论治,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暂时缓解病情,但难以根治,给患者带来困扰。倪诚教授根据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所提出的"肤-体相关论""体质可调论",认为湿热体质是脂溢性脱发发病的主要土壤,指出瘀浊蛀发是脂溢性脱发的病机要点,治疗上以清利湿热调体治本、凉血活血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用茵陈蒿汤合升降散加减配合外洗经验方,从标本兼顾、分期论治、内服外洗等方面治疗脂溢性脱发,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分析凉山州地区彝族初中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凉山州初级中学1 629名彝族初中生(男生916名,女生713名)为测试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及身体素质等指标.结果 与2008年相比,2018年彝族初中生的平均身高为(155.84±7.81) cm,增长了3.14 cm;平均体重为(43.73±7.02) kg,增长了3.04 kg;平均BMI值为(19.34±2.40) kg/m2,增长了0.68 kg/m2,BMI趋于正常值的人群逐渐增多,肥胖率(1.66%)也增多.彝族初中生的身高、体重和BMI呈线性增长,各年级身体素质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10,P<0.01).结论 彝族初二学生肺活量和各项身体素质得分下降明显.可通过强化家庭作用,增加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和校外社会机构的介入,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结构等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以泰山医学院2007年以来在校生六年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随机抽取传统教学、"基础课+选项课"教学以及"基础课+选项课+阳光体育课"三种教学模式下7000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更符合现代大学生"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新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更好的解决体育课程教学控制与学习自由的这一矛盾,切实促进和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淫羊藿、巴戟天提取物(中药注射液喘可治的组成)对恒河猴单核衍生的巨噬细胞在未极化(M0)、M1极化条件下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中国恒河猴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贴壁法纯化出单核细胞,并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刺激5 d以使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然后不加入极化因子(M0)或以干扰素γ(IFN-γ,继续培养2 d)诱导巨噬细胞极化为M1表型,同时分别加入淫羊藿、巴戟天提取物进行干预;然后提取m RNA并逆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CR5、CD4、CTLA-4、Fox P3、IDO、IL-10、TGF-β等基因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巴戟天提取物培养的M0巨噬细胞基因表达上调不明显;经淫羊藿提取物培养的M0巨噬细胞,CCR5基因表达量上调4.21倍,TGF-β上调7.66倍,Fox P3、IL-10轻度上调,而CD4、CTLA-4、IDO等基因表达改变倍数无明显变化。经巴戟天提取物刺激的M1型巨噬细胞,CTLA-4基因表达量上调3.22倍,Fox P3上调3.69倍,CCR5、CD4、IL-10、IDO基因改变倍数均无明显变化,TGF-β未测出;而由淫羊藿提取物刺激的M1型巨噬细胞,IL-10的表达量上调11.83倍,Fox P3上调4.55倍,IDO、CCR5、CD4、CTLA-4基因改变倍数无明显变化,TGF-β未测出。【结论】巴戟天和淫羊藿提取物培养能够上调M1型巨噬细胞IL-10、Fox P3、CTLA-4等抑炎基因表达,淫羊藿提取物能够上调M0巨噬细胞CCR5和TGF-β等基因表达,促进病原体清除和组织修复,从而发挥多效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中医体质研究40年来在6大理论创新、3大技术创新、4大转化应用、2大学术平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医体质研究将积极策应国家需求,进一步发挥其原创优势、深化理论研究、完善技术方法、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大电导钙激活电压依赖性的钾离子通道(large conductance calcium activated voltage-dependent potassium channel,BKCa,BK,KCa1. 1,KCNMA1,Slo1)在所有K+选择性通道中具有最大的单通道电导,能通过膜的去极化或细胞内Ca2+的升高而激活。BK通道可以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1]),另一方面通过参与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形成后超极化电位,从而介导细胞兴奋性~([2])。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